阳明心学101――实践出真知
(2020年5月19日06:59)
读《答友人问书》一文,一大感悟就是“实践出真知”。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都是冥知。我最欣赏、也最激励自己的一句话“晚上想了一火车,第二天晚不了卖豆腐。”也就是说,光想没用,关键要去做。我想发家致富、想考个好成绩、想升官发财等等,醒来之后,原来是梦。也许梦中有很多好思路、好点子,如果选准一个付诸行动,把好梦变为现实,就没有白想;如里仅限于想想,醒来后,还是该干么干么,那不是白想吗?
想得再多,不做也没有用,就是妄想、空想,不光会让自己烦恼、自己累,根本没有一点好处,当然不排除空想的办法,如果说出来、写出来,让别人实现,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别人的想法。人就是这样,如果有太多的想法,就是不去做,会很累、很累。因为想法多的人,必然是脑子灵光的人,也一定是欲望多的人,不说在想的过程中伤脑细胞,但就太多想法,实现不了的话,必然自我难受。这就是典型的,光想不做的人。用家村的话来说:“就是好吃懒做的人。”光想吃好的,就是不劳动、光想不劳而获,不累吗?
实践才能出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一切的一切都在行中。就拿知行合一来说吧,知的过程中就是行,而行中有思、行中出真知。在行的过程中,会悟出很多在当时想的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东西。这才是真东西,比想要好很多倍。就象阳明先生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今天早晨,为了让妻子多休息会,当5:40的铃声一响,我就立马起床,把铃声制止,进到厨房开始做早餐。在做早餐的过程中,我也是小心翼翼,以免弄出动静,吵醒了妻子。
当把粽子、鸡蛋、鹌鹑蛋煮好,准备做饭时,发现说好做糊了汤的料找不到了。真么办呢?如果叫醒妻子,试必会影响她休息;不叫她吧,又找不到料在那里。我在厨房里纠结了好一阵子。后来决定不做糊了汤了,改做燕麦粥。于是,我就做了燕麦粥,儿子喝了一大碗。
当6:20的铃声响起,这个铃声是儿子吃早餐的铃声,结果吵醒了妻子。当她走进厨房时,我正在忙着端饭去餐桌呢。我说:“没找到糊了汤的料,改做了燕麦粥。”
妻子说:“行。”
我于是给儿子削好苹果,放好筷子。妻子又给儿子准备好了咸菜。
我举今天早晨发生的小事,是想说明,我内心中想让妻子多休息会,不是光停留在想中,而是践在行动中。光想不做,一点用也没有;只有真正行动,去做早餐,才能真正让妻子多休息会。我的整个做早餐的过程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整个过程中,既是实践,更有思考在里面。比如,改做什么饭时,人在那里好象没有什么变化,但脑子里在飞速运转,做什么呢?这不是行吗?当决定做什么时,立马行动起来,这更是看行见的行。写这的意思就是感悟“知在行中,知中有知”,最根本的还是“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