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大脑就是优化生命。欢迎阅读《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得安宁》,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人根深蒂固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改变起来会很难。
01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复归于婴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活得越长,免不了会越羡慕婴儿,正常的婴儿,吃的下,睡得着,拉得出,物欲未染,无忧无邪。
人长大后,身体会受伤得病,精神会受挫得病,也就是人一生有两种病时刻相随,一是身病,二是心病。有时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远大于身体疾病引发的痛。因为婴儿不会生心病,所以婴儿让人羡慕。因此,人们就都以婴儿状态为标准,向着“复归于婴儿”方向努力,以期望达到能吃能喝能睡,无忧无虑无邪。
0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婴儿开始的,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曾经拥有的“无忧无虑无邪”的婴儿般的品质没有了呢?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也就是婴儿时期,是没有语言文字的思维的,婴儿通过感官系统,看到、听到、摸到、尝到、嗅到这个世界。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即到了儿童期,我们学会了语言,我们慢慢知道了各种事物的名称、规则、道理等。
大人告诉我们: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这个过程是在教我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删减处理;
大人还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是怎样、不应该怎样,何为好、坏、美、丑、强、弱等等,这个过程是在教我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扭曲处理;
大人还告诉我们:同类型的事情的处理方法和模式,也就教会我们大量运用“总结和归纳”的方式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个过程是在教我们对客观世界进行一般化处理。
如此这般,通过删减、扭曲、一般化后,就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这些看法是对真实世界的删减、扭曲和一般化处理之后的,是与外在客观世界不完全一致的。没有两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一样的,即使双胞胎也不例外,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两个人的思想会完全一样。
03
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好像在大脑中绘制的世界地图。
这张世界地图,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在绘制,这要经历三个基本过程。
首先,你要删除部分信息。比如要描绘一幅城市地图,你不会在上面画上车辆,不不会在上面看见建筑物的屋顶是什么样。删除是一个很有的过程,除非是删除了一些重要的东西,那就不太好了。比如你删除了一整片的建筑群,然后照此地图试图开车横穿这座城市时,就会受阻,因为你的地图告诉你,那儿是一片空地。
绘制地图的第二个过程是概括,或者说一般化。在一幅地图上,高速公路都以同样的方式来表示,无论它们实际上是什么样。而当你看见一个蓝色的形状时,你会知道那代表湖泊或海洋。
一般化是我们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你如,你玩火被烧伤了,你就知道当某些东西非常烫的时候,不要触碰它们。但如果你遇到被女(男)朋友甩了,就认定所有的女人都水性杨花(男人都是骗子),那可能就过度一般化了。
绘制地图的最后一个过程是扭曲部分信息。一幅城市地图通常会比城市本身要小,对吗?而且地图是平面的,是印在一张纸上的。在生活中,每当你把事实说得和实际不完全相符的时候,都是在扭曲信息,无论你是过于夸大还是缩小了事实。
另一个微妙的扭曲事实的方式是:给某件事情、某个人说的话、做的事情赋予你的解释(意义)。例如,一位同事走进办公室,对你面无表情,你因此推断她可能是不高兴、生气或被冒犯了。
我这并不是说扭曲是件坏事,而是想说明两点:第一,你要认识到扭曲这个过程随时都在发生,你看到的事实与它们真实的样子可能截然不同。第二,无论你认为正在发生什么,我希望你们能记住那只是一张地图,而你的地图并不一定与你周围人的地图一致。
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我们内心的世界地图也绘制得差不多了,但这张被我们绘制了几十年的地图还在不断地描绘中,所不同的是,我们在婴儿期刚开始绘制时,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现在我们在这张旧图上持续地增增减减或修修改改。一个人思想的改变,就像要把旧图中的内容擦除干净后,再画上新的内容,擦除旧的内容是相当困难的,几乎很难擦除干净,这也是为何改变已有思想很有难度的原因。
其实,精神训练不是要求你把你的内心的世界地图擦掉重来,而是时不时地核实现状,确保自己的地图随时更新,同时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地图,因为你的地图越详细,你就拥有越多的自由和灵活性。
当人们停止关注外界发生的事情,只依赖于他们的旧地图的时候,通常会因为两种情况把事情搞砸。第一种是,他们把所有限制和局限都想象成不存在;第二种情况,他们认为事情理所当然应该那样发生并据此行动,当行动不能发挥作用时,他们依然还是重复进行同样的行为。
04
积极心理学说,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是基于他的大脑里如何呈现这个世界的,也就是这个人的心灵地图,而不是基于这个世界本身。认可了这个观点,你可以用以下三个方法来优化自己的生活。
第一,持续描绘,让地图越详细越好。无论我们多么谨慎推敲和周密思考,我们都无法确切地描绘某人、某事或某个事件。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我们都将在某种程度上被人误解。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我们看到什么或者听到什么,我们都将在某种程度上对它产生误解。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无法消除误解——但是,当你的地图绘制得越详细,就可以将此类误解减少至最低程度。持续绘制地图的原材料是开放的心态,对生活的观察与体悟,以及持续的阅读和学习。
第二,定期检查,保持地图及时更新。我们持续绘制的这张心灵地图需要定期比照外在世界进行更新,否则与外在世界差异过大会引发心理疾病。心灵地图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的思想,为了细化、实体化和可操作化,积极心理学把我们的思想跟“我”的联系远近,分成了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关于我的,即我是谁?我是啥人?我这人怎么样?这一部分思想,叫身份,也叫自我认定;第二种是关于我的欲望与需求,即我要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一部分思想叫价值观。第三种是关于对人、事物、世界的一些看法,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类的,叫信念,是我们对他人、世界的牢固的看法。定期检查更新方法就是,定期自问我是谁?我要什么?我认为某人、某事是该怎么样的?更新答案则就更新了地图。
第三,与人交流,借鉴别人地图的优点。人是要有知心朋友,比如闺蜜、基友,或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等是尽量要有的,有知心朋友,你们可以掏心窝子说话,他人内心的身份、价值观、信念等思想只有推心置腹地谈话,你才能了解。有了了解,你才能知道“喔,原来这件事,他是这么看的,他的看法好像更妥当哦”,有此这般,可助你完善自己的地图。
05
总结为一句话,一幅好的世界地图,能让你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也能尽最大可能让你当下的处境游刃有余。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
第一,持续描绘,让地图越详细越好;
第二,定期检查,保持地图及时更新;
第三多与闺蜜、基友,或红颜知己、蓝颜知己交流,借鉴他们地图中优点,完善自己的地图。
每个人独有的心灵地图赋予了人事物不同的解释,这就是看法之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