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瑟瑟落英红,碧柳萋萋午后风。
花好月圆心寂寂,天蓝水绿梦茕茕。
怀思切切无眠夜,追忆沉沉有望情。
欲借黎明霞万道,渔歌唱晚满烟汀。
注:
寂寂,寂静无声貌。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诗: “落花寂寂啼山鸟, 杨柳青青渡水人。”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 “有百年之宅, 千岁之田, 前临清流, 旁接高阜, 亭院深芜, 竟日寂寂。”
茕茕,孤零貌。
《左传‧哀公十六年》: “茕茕, 余在疚。”
晋 李密 《陈情事表》: “茕茕孑立, 形影相弔。”
有望
1.有指望;有希望。
《左传‧昭公十六年》: “孺子善哉!吾有望矣。”
清 李渔 《奈何天‧醉卺》: “宣抚老爷看了呈词, 不胜之喜, 说他日海宇承平, 自然要叙功行赏, 大爷的前程有望了。”
2.指寄希望。
唐 元稹 《元佑洋州刺史制》: “ 洋州 近郡, 美恶足以流京师, 将以慈惠廉让之道长理之, 此吾有望于尔矣。”
3.有风姿, 耐看。
《文选‧宋玉<神女赋>》: “近之既夭, 远之有望。”
李周翰 注: “既妖美, 又有姿望。”
4.有怨恨。
《晋书‧裴楷传》: “ 楷 素知 玮 有望于己, 闻有变, 单车入城, 匿于妻父 王浑 家, 与 亮 小子一夜八徙, 故得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