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朋友,R小姐,总喜欢在朋友圈发些照片和生活状态,生活状态无非是一些生活琐事,照片挑几张靓丽迷人的,其实是P得过于严重,美白,磨皮,导致照片失焦,判若两人。
每个人都喜欢在朋友圈里表现,就像站在深井里朝更广阔的空间大喊。区别只是,有的人几天喊一次,有的人一次喊几天。
R小姐一天按时发三次动态,早中晚像吃饭一样准时。一张照片,配一段不知道哪抄来的感悟和臆想,表达年轻时的迷茫和不解。
不是假装,或许是真的太年轻,情绪失控。
而R小姐每一条评论都会认真回复,因为认为每一条评论,都是关心的代名词。不评论和点赞,你就是我的路人,甲乙丙丁。
我最后终于忍无可忍,把她的动态屏蔽。其实我和姑娘的关系挺好,不是心疼刷朋友圈的流量,是有些东西,确实没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停步驻足。
自己前几年喜欢刷空间,其实是太年轻,以为周围都围着自己团团转,是年轻时的躁动和轻浮无处释放,总要去向世界表达点价值观或表现自己的生活状态。
所以,你疑惑,当我们在乐此不疲的刷着朋友圈时,我们在刷着什么?
我想,是存在感。
忧郁发作,写下心情,看到有人点赞和评论,心里臭屁,呵呵,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关心老子。然后一条评论一条评论的回复。
大爷的,我都伤心成这样了,基友或闺蜜怎么也不来安慰安慰人家?
恩,这人给我点了这么多赞,下次看到人家发动态,也得去点赞啊,传统美德不是崇尚礼尚往来的吗?
哎呦,这人说说不错,我给人家评论一个。靠,这人照片P的太厉害了,评论刷屏,咱不留下点脚印也不好意思。
妈的,我给她评论,她怎么还没回复,完全忽视我的存在啊妈的。
于是你一天中花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给了智能机,你也不知道,只知道本来可以做些更有意义事情的时间,你却拿来抱着手机,盯着频幕,用满腔热血,去精心维持隔空喊话的虚拟关系上。
就像两个在深井里的人,你向外面的世界喊一声,那口井的人回应你一句,你高兴地不得了,于是更加卖力的喊。其实,你可以满身轻松的坐下来,去看看周围的风景,陪身边人聊聊天的。
发现了发动态的诸多麻烦后,于是很少逛空间。偶尔突兀发出的说说,也在证明,自己还活着。
我想,你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冷暖自知,不开心就找身边的朋友倾诉,高兴了就纵情歌唱,放声大笑。总抱着手机,把仅有的一点情感和慰藉,像倒垃圾一样向虚拟的世界倾倒,心情展露无遗,注意力聚焦在虚拟中,总会错失很多东西。
我的一哥们,做生意,买了部智能机,但就是喜欢用的老版的诺基亚。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那种。偶尔定个闹钟,待机时间特长,关键时候还能当打架利器,因为抗摔性比较好。
我问他是不是怀旧,走怀旧风。
他回答,不是。就是喜欢简单,就是不想把尚好的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东西上。
而他的智能机上,装的软件也很简单,一个聊天工具,一个音乐app,外加一个网页浏览器。如此而已。
有空就看看新闻,大新闻总是错不了,八卦从来不看,下载些喜欢的音乐,能打电话的就不发短信,能发短信的就不用聊天工具。因为简单,实用。更多的,是减少些不必要的复杂,和对某些技术的依赖性。
而更多的时间,他加了个学习交流群,经常在里面学习知识。除此之外,摒弃一切虚拟飘渺的东西,把大把的时间陪在老婆孩子身边。如果尚有余力,就培养些兴趣爱好,出去旅游转转,多交些朋友,生活竟然也过得充盈丰富。
你把大把的时间,留给了冰凉的现代机器,而有些人,把美好的东西,分享给身边每个爱的人。
就像有些人喜欢在狭隘的井底喊话,思想和行动早已被禁锢。有些人却已经付诸行动,越出深井,去更广阔的空间看看。
前段时间,我在楼顶上乘凉,见到一对穿着清爽的老人在一起散步,老头停步,在原地教起了老伴打起太极拳,两位老人一招一式,行动缓慢,但动作认真,脸上溢满了充满了阳光的笑容。
我站在楼顶,感觉很这画面美好,让人动容。因为感觉这是两人最好的爱情。
转念想,如果两位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各捧一个智能机,老头刷新闻,老伴看朋友圈,彼此谁也不理谁,该是多么大煞风景。
而我能想到的幸福,是能伸伸手就能抓到你的手,转转脸就能看到你的笑容,即使不能,也要把青春的时间,留给身边还未远行的人。
而不是说,我千里传音,你敷衍一句,却从此死在了我的朋友圈里。
手里仅存的,是冰凉的金属体。
文/暖先森
Lyris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