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便开始日学之。
每每读到“万恶”的商人利用各种“伎俩”欺骗我们消费者的感情,便后背冒汗,两肾酸痛,感觉身体被掏空,支撑着虚软的身躯,我吃力地打开电脑,用我最后一丝气力,告诉我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不要再被’欺骗’了,我们要去’欺骗’别人!” 为了联盟!
从本周开始,我将每周更新一篇关于经济学的小文章。第一,所写的并非专业,欢迎专业人士上门踢馆。第二,也当是给我每周的学习做一次总结反思,朋友们可以尽情留言批斗。
第一周,我们来谈谈离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最息息相关的消费心理学。
一. 沉没成本(Sunk Cost)
先举个栗子热热身。
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办盛大的婚礼么?热闹啊,收礼金啊,有面子啊!不不,我们要这么想问题:夫妻双方和家人为了这场婚礼投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婚后,如果闹别扭想要分手,很可能会觉得再办一次婚礼太麻烦,就忍气吞声,这个小别扭就过去了。
有人一定跳起来了,麻蛋,我哪会为了点小钱让自己憋屈!我说,哥们,你一定还没结婚吧,我们再等几年试试?
那啥叫沉没成本呢?沉没成本:我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未来对我们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这是一个非常常见、有趣、但是很顽固的非理性心理。我想我们每天做无数个决定,往往都会掉进这个心理“陷进”里吧。
防诈TIPS:很多商家,在我们稍微有一点购买欲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收我们一点点定金,可能1万的东西只收500块定金。当我们回家后,购买冲动减弱了或是消失了,为了不损失这500块,我们很多时候就会去购买这个商品。(因为这种心态的顽固性,有目的性地制造对方的沉没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教你诈:买衣服的时候,我们要在店里反复挑选,反复试穿,反复试穿,不停地跟店员沟通。这样,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店员很有可能会给你给你更多的优惠。(明天就是试试吧)
二.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哈哈,这个栗子很装X。
我自认为我是个很喜欢装逼的人,尤爱那些高大上的东西,比如音乐一定要古典,喝茶一定要嘬,啪啪啪一定要有月光(我自己都被逗乐了)。好了,半年存了200块钱,准备坐地铁去听场古典。然后屁颠来到地铁站,发现地铁卡刷不出来了,去!卡里没钱了。充个值呗。左手往腰间一摸,嘿,我悟得滚烫的两张毛老头呢!!是哪个丧心病狂的贼!我瘫坐在冰凉的大理石地板上,两眼发黑,默思着:这可是我存了半年要去听古典的门票钱啊,MD,不去了,这个逼不装了!但转念一想,刚刚不是要拿这200块充地铁卡么?诶,就当是地铁卡丢了呗,平时地铁卡丢了无论怎样都要去补办啊。走着,装逼去,今天我可是穿了皮鞋来的。恩,是的,然后我就从内裤口袋里掏出了一沓毛老头,蹦蹦跳跳去听古典了~
呵,可乐。
这里所涉及的消费心理学的概念是:心理账户。啥叫心理账户呢,这样的,我们自己可以想想,我们是不是常常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吃喝拉撒;情感维系账户,周末约朋友出来撸个串;或者是享乐休闲账户,买个皮肤?嘿嘿,是的,我们都是这样的。
防诈TIPS:巧克力厂家在宣传时,将几百块钱的巧克力,放到情感维系账户里,而不是生活必要开支账户。他们不会跟你说:进口巧克力,买一盒吧,不贵,才200块,很好吃的。他们会这样跟你说:巧克力,一份浓浓爱,给你最心爱的爱人此刻尽丝滑 我想你下次还是会被“骗”的。
教你诈:你要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让“愚蠢”的消费者将口袋里的money,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从而为你的商品买单,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消费者真的好大方,好“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