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正常正常鼠标,现在我一般会优先考虑剪线鼠标,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更好的产品。
剪线鼠标也可看成通常意义的坏鼠标,所以比起同版本的正常鼠标要便宜不少钱,拿到手都是不能用的,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修复,才能够使用,也会存在个人不能修复的可能的风险。
这次修复大致流程大致是这样:拆解,测试,清洗外壳,换线,改Typec接口,测试,更换微动,测试,组装,测试,完整组装。
拆解:鼠标到手后首先需要拆解观察内部是否有损伤,如果有重要部件损伤则可判定没有修复价值,这也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测试和清洗。这次鼠标整体还可以,除了外壳像是伊拉克回来的,多处划伤和碰伤。注意把拆解零件妥善安置,有很多细小零件容易丢失。也需要注意鼠标拆解需要实现备好脚贴,因为有部分螺丝可能位于脚贴底,想要拆解就必须撕除脚贴。
测试,清洗外壳:测试即修复剪断的线材,或者更换,之后连接电脑测试键位是否失灵,鼠标是否能被检测到。这次全键位可触发,中键的三个键有些小问题。至于清洗,就是字面意思,将外壳清洗一遍。
换线,改Typec接口,测试:只要知道了接口和或者鼠标连接线每根线和每个针脚对应的功能,就可以通过直接把对应线材链接实现原本的功能,鼠标连接线一般是五根线,一根屏蔽线,四根线中有两根数据线,两根电源线,数据线接错出现识别问题,电源线接错则会直接烧毁鼠标主板。这次有幸一次成功。换完线材之后在再次链接电脑测试,鼠标是否能正常识别,是否冒烟,检查完成后将再次将主板拆下准备接下的步骤。
更换微动,测试:更换微动,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微动按压力度,按压触感都不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微动就没必要适应鼠标,另一方面是因为收到的剪线鼠标微动很可能损坏,就算没有损坏寿命也难以想象,比如正常的白点微动寿命只有五百万次按压,而你无法知道前主人使用了多久。所以虽然这次两个微动都是好的,我也还是更换了TTC的防尘金微动。更换完成后再次上机测试,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组装起来了。
最后组装结束后别急着上螺丝,再次测试没有问题时再把螺丝拧紧,如果再次测试出现问题还需要开盖检查,我这次就是组装后最后测试不全面,结果组装完成后中三键手感十分差,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因为已经拼起来的缘故,无法在无经济损失的情况下拆开,只能凑活着用。
拼装好的鼠标除了长相和一些小问题,跟直接买新的其实差别不大,某系地方甚至比新的更好,而价格只用了全新的不到三分之一,如果有动手能力,我认为选择剪线鼠标无疑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