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阳妈
今天大女儿感冒在家,拿了幼儿园的发的课本:“妈妈,你猜猜谁做的不对?”我看了一下是书里的一个故事《小熊的新房子》:“妈妈猜不出来,你告诉妈妈谁做的不对。”她回答:“小熊做的不对。昨天老师讲的。”我微笑:“一会妈妈忙完了,给你再讲一遍。”
等我忙完了,孩子:“我想听听妈妈怎么讲。”
我们先从朋友们的角度来讲:
我:“朋友们帮小熊盖房子。”
女儿:“是啊。”
我:“小熊很感谢朋友们,等装饰好了,邀请大家去做客。”
女儿:“是啊。”
我:“大家想去看看新房子。”
女儿:“结果小熊下雨天没让去。大风天也没让去。”
我:“最后小熊不是答应让去了吗?”
女儿:“大家带着新鞋,小熊还让洗脚,所以都走了,不再和小熊玩了。小熊做的不对。”
我:“你为什么认为小熊做的不对?”
女儿:“因为朋友帮他盖房子了,应该让朋友来做客。”
那我们换角度考虑:
我:“大家帮小熊盖房子是小熊邀请的还是心甘情愿的?”
女儿:“自愿的。”
我:“帮助小熊盖房子的过程,心情是怎样的?”
女儿:“开心啊。”
我:“在选择帮助的时候,想着去小熊家做客吗?”
女儿:“不知道,应该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他自己盖不过来。”
我:“朋友帮助小熊盖房子,但是这房子是谁的?”
女儿:“小熊的。”
我:“小熊的房子,他有决定权吗?”
女儿:“有啊?”
我:“小熊说装饰好了邀请大家做客。小熊邀请了吗,大家就要去。”
女儿:“没邀请呢。”
我:“没邀请就去人家,还是下雨天和刮风天。小熊怕把家里弄脏了,合理吗?”
女儿:“这样说也对,家里应该干净。”
我:“朋友带着鞋去小熊家里,可是小熊害怕把地毯踩坏,这样想可以吗?”
女儿:“踩坏了,就不好看了。”
我:“小熊把洗脚水端过来让大家洗脚之后进去,说不让进了吗?”
女儿:“没说,只是让洗了脚。”
我:“大家走了,没进去玩,想穿着鞋进去也可以。”
女儿:“朋友想的和小熊想的不一样。所以走了。”
我们再看看朋友来的目的:
我:“大家帮助小熊盖好新房,想去做客?结果遇到什么困难?”
女儿:“下雨天不行,刮风天不行,带了鞋子还不行。”
我:“大家的目的是干什么?”
女儿:“去做客,和小熊玩。”
我:“如果你来了,你选择走还是选择洗脚?”
女儿:“我愿意洗脚。进去就能一起玩了。”
我:“这就是我们要知道来的目的,对不对?中间会遇到困难,但是最终大家在一起玩了。”
女儿:“洗脚时间很短,但是换来做客。”
我:“现在大家都不和小熊玩了,小熊一个人在房子里也没意思?”
女儿:“都没朋友了。”
我:“如果你是小熊怎样补救?”
女儿:“我会打电话?”
我:“如果朋友们都不接电话呢?”
女儿:“我去家里找。”
我:“如果人家也不让进去呢?因为上次小熊先拒绝的。”
女儿:“那我邀请到我家里做客。”
我:“如果人家这次鞋也不带了呢?”
女儿:“弄脏了打扫,踩坏地毯,再换新的呗。”
我:“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大家玩的开心,地毯又不坏。”
女儿:“我现在想不出来。”
我:“你慢慢想,想好了,咱们再讨论。”
女儿:“你讲的故事和老师不一样。”
我:“妈妈和老师是两个不同的人,讲的肯定会不同,你也可以有你的思考,有你的讲法。”
女儿:“那我怎么会思考呢?”
我:“多读书,多动脑子想,就会了。你可以按照你的方式,给妹妹讲呗。”
现在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随着互联网时代,国内外的各种书籍,都能够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