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学习心得

今天学习《论语·子路篇》之《仲弓为季氏宰》。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回答: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意思是:

领导者先给下级各个主管人员作出表率,原谅他人的小错误,提拔贤能的人。

作为管理者凡事做表率,上行之下效之,并且能选贤举能当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做管理者的下边这个品德:赦小过。

我觉得这两条比“德高为范”更难做到。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个管理者的心胸:能否有容人之量,能否不嫉贤妒能。

我们来看赦小过。一般人原谅自己很容易,原谅别人很不容易。

比如我们自己犯了错误,我们会找一大堆理由,觉得自己是有原因的。于是把过错推给外部环境,觉得是外部环境影响了自己。这叫外归因。

但是面对别人犯错,我们就会说:不要找借口,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觉得就是这个人自身的原因: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态度不端正。选择内归因。

这是不是很双标?是的。但是人性如此。因为谁也不觉得自己是那个笨的,是那个有问题的。如果这样想该有多痛苦。于是只好让别人当那个笨的,有问题的。

所以每个人原谅自己容易,原谅别人是很难的。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能做到对下属“赦小过”,不求全责备。这真的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够有一颗包容之心,不能容忍下属所犯的丝毫错误,只看到别人眼中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有良木。那么下属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犯的错会越来越多。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每件事都做到完美,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无完人。

所以对于微小的错误,领导者要学会看在心里,但是不说出来。所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发展和成长的眼光看待下属员工,相信他们有自我纠错能力,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有个很好的词叫成长,管理者容错的能力其实是给了下属自我成长的机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们再来听听圣人在《道德经》中怎么说的: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所以每个管理者都要学会用圣人无为的观点对待员工,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

这才是大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