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P277-314,本章讨论《人际之乐》。
人是群居动物,能完成好人际交往的任务已经不易,要谈独处,更是难上加难。曾经写过一篇《独处是神技,相处的能力决定你的人生格局》,我所理解的世界是:要混社会,必须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而如果想封神,独处的能力更为重要。
在《心流》这一章里,看到了一些印证我对独处看法的观点,心中不免得意。但也并没有什么可以得意的地方,这些是任何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必然能够得出的结论。
本章导图——
▶01
有个桃乐西的女人,隐居在美加边界琥珀森林区的一个小岛上。
她以前是护士,丈夫去世,女儿都已经成家。
夏季,偶尔有捕鱼人泛舟路过她的小岛,会停下来跟她聊聊天。
但在漫长的冬季,她完全与世隔绝。
如果你去过那个岛,会看到四处都有她种下的花。树上订有标语牌,上面写着打油诗,笑话或者指示她所在的漫画。
桃乐西每天5点起床,看看母鸡,挤羊奶,劈柴,做早餐,洗漱,缝纫,钓鱼……
漫漫长夜,她专心阅读与写作。
桃乐西似乎很喜欢人群,但她更喜欢自己独处的世界。
这是米哈里在书中描述的一个真实人物,他称桃乐西为现代梭罗。梭罗曾在一个小湖边独自生活了两年,并写下了不朽的名作《瓦尔登湖》。
米哈里想起了梭罗,我却想起了终南山隐士。
2009年,美国学者比尔·波特的作品《空谷幽兰》问世,人们赫然发现,就在我们的终南山,竟然生活着那么多远离尘世,过着与群山清风相伴生活的人。
▶02
人是社会性动物,天生要寻求与人的联结才能生存。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出生不久的小猴,一部分用真实的母猴喂养;另一部分用铁丝、布、奶瓶做成的假母猴喂养。结果发现:用假母猴喂养出来的猴子明显有毛病。
这说明,人天生需要与人联结。缺少联结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更有相当一批心理学家赞同:幸福的秘诀是拥有丰富的人际关系。
可惜,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这个人际关系这道题。
米哈里分别论述了朋友关系、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问题,当然是从心流的角度。
他认为,这所有关系都不能依靠自然而然的方法建立,而要靠不断挑战,不断寻求共同目标去完成。
这是符合规律的。朋友不联系自然会疏远,孩子长大了还按老办法沟通必然遭遇反抗,夫妻相处久了肯定会有“审美疲劳”。
朋友之间,如果志同道合,就很容易走很远。孩子在家庭里,如果能够自由发展,并不断接触到父母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被当做梦想,多数能建立良好的自我,并跟家庭维系更加亲密的联系。
夫妻更加,在长久的岁月里彼此熟悉与接纳之后,亦需要找到新的挑战。好的夫妻模式,总是会有更多要去完成的目标。为什么夫妻更容易共患难,较难共富贵?是因为在患难之中,他们的目标一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一旦目标达成就不一样了,人与人的差别便会凸显出来,占据主要矛盾的位置。
这是合群的部分。
▶03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喜欢独居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
这说明了独处的困难。人真是很难独处的。
米哈里对此的洞见比他对合群的见解更深一筹。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无所事事的时候,心灵无法遏制消极念头的来袭。
独处之难恰是因为心灵内在的混乱,在于维持意识秩序之难。因此,我们总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部的反馈,来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
一旦撤除这些外部因素,意识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焦点,立马陷入混乱之中。
这是工作狂的心理根本所在。
如果我们留意会发现,一般人也根本无法忍受孤独。我们一定要用游戏、电视剧、甚至书来占据每一个空闲时间。几乎每一个时间点,我们都要做些什么,好让自己避免产生空白时间。
索甲仁波切曾说,念头与念头的空隙,即为佛性。
可惜的是,我们连捕捉念头的机会都不曾有过。
本章就是这些内容。
最后用米哈里的话做结:独处的习惯,越早养成越好,而且永远不嫌太早。如果一个人能随心所欲进入心流,不受外在条件限制,他就掌握了改变生活品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