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8年高考那年,我的数学只考了93分(满分150),一门课的成绩就比别人掉了二三十分。惨痛的记忆中,具体考题都已记不清,只记得那天脑袋嗡嗡的,一直在反复地唱杰伦的《爷爷泡的茶》中的那一句:“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夏季粘滞的空气,安静的考场中,幼小的我有如被附身一般,大脑里反复循环的调调怎么甩也甩不掉,只得在无限无奈与紧张混乱之中,在“有一种味道叫做家”的呼唤中,做完了从小偏科的数学题目。
读到《走神的艺术与科学》,才知道当年害我着魔的状态,叫做“耳朵虫”现象。耳朵虫指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断不由自主地反复在某人脑子里出现的情况,口语中一般表达为“脑袋里粘着音乐”。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对“耳朵虫”的感受度是不一样的,但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在某个时间受到过“耳朵虫”的侵扰。简单,鲜明的节奏,让“耳朵虫”一旦出现就一发不可收拾。这种周期性的节律让旋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就好像没有尽头一样。
当年意想不到的走神,让我至今想来依然叫苦不迭。近日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的新作《走神的艺术与科学》从海马体展开,从生活和心理学的的方方面面为我们解释“走神”背后的故事。他在书中提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研究结果:我们的思想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走神,走神带给我们的,并非总是时间的拖延或事情搞砸,从长远意义上讲,走神能够提高人类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很多人认为,聪明的人,大脑会更大,但实际上像爱因斯坦却有一个更小的大脑。类似的,在快节奏并注重效率的现代社会,走神常被理解为偷懒、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其实,在《走神的艺术与科学》的引经据典的介绍中,你会发现,“走神”也有让我们意想不到之处。
走神(the wandering mind)并不完全等同于分心(divert one's attention),我们十分努力,但还是难以将注意力从安静的图书馆中一只嗡嗡叫的惹人讨厌的苍蝇身上离开,这是外界干扰造成的分心;但是在我们苦思冥想去处理一个难题的时候,短暂的一个恍惚的放飞思绪,可能就让我们灵光一现,想到了解决办法,这是走神带来的创造力。我们一般赋予走神的一个典型特征,仿佛是我们的思想偏离了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但是这个定义是有限的,因为走神并没有捕捉到思想的动态过程。此刻,并非真正的放松和大脑停止工作的状态,而是默认模式网络(DMN)激活的一种状态。
在我们自发思考(spontaneous thought)的过程中,不仅包括走神,同时也包含创造性思考(Creative thinking)和做梦(Dreaming),它们出现于思想从刻意思维(deliberate)和自动思维(automatic)的约束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三者紧密关联,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刻意思维约束最弱,而在进行目的性思考时刻意思维约束最强。我们可以将思绪刻意地集中于枯燥的演讲中,在快要走神的时候强制性地拉回到演讲上来。而自动思维对我们思想的限制则是由于一组认知控制之外的机制操作,并将我们的注意力限制于某些信息之中,感觉和情感是自动思维约束的主要来源。走神就介于刻意思维与自动思维都存在的时候,也即出现了走神,走神是大脑自发的不受控制的行为,它不仅能够提高人类的创造力,改善情绪,甚至还能够降低我们正在进行事件的倦怠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进化过程中,对于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故而,走神并不是大脑的一种“怪癖”。相反,它是思想进入一种自发模式时的状态,没有这种自发模式,我们不能做梦,也不能创造性地思考。
那当年的脑海里循环播放的歌曲,或许就是大脑自发缓解我压力,让我在十分紧张的状态下尽可能灵光一现的下下策了。
那以后再紧张了再单曲循环了怎么办?
迈克尔在书中指出了一个损招,把曲子介绍给别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当然,也有研究表明,嚼嚼口香糖,对“耳朵虫”甚是有效。
参考文献: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6-10-mind-wandering-mental-illness.html
http://www.nature.com/nrn/journal/v17/n11/full/nrn.201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