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樊登老师讲解《原生家庭》这本书,心中感慨万千,也想通了一些问题。思绪飘到很远很远,我的父母对我很好,是弟弟小时候身体不好,让我小小的心灵有了很多的恐惧,我想回到我的童年,亲自去抱一抱那个小女孩……
下面是书友的分享,有两位书友分享让我特别感动……
书友杨红岩:
我的童年我想说父母都不懂如何表达爱,父母都是经常用吼和命令的语气跟我们讲话,如果我可以穿越回去,我会说妈妈可不可以多抱抱我?我需要你温柔的跟我说话……我会提出我的内心的需求!
学习完这本期待好久的书: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身为子女,当我们受伤而无力挣脱时,记得向外界求助。
而这本书,就是让受伤子女摆脱伤痛的出口之一。
所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可以重新开始!
感谢樊登读书,感谢这个平台让我学习这么多东西,明白了许多之前不明白、不理解的逻辑,知识本身确实是酷,就好像樊登老师讲的一样酷!
书友杨紫熠:
我今年30岁了,我也是在一个问题家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感觉就是害怕,尤其是爸爸,有时候看电影看到与爸爸很像的人都恐惧,很高兴我能遇到樊登读书这么好的平台,我现在孕29周了,从孕12周开始加入樊登读书,到现在为止听完了这里边所有的书,尤其是关于家庭与教育的,重复听了很多遍,给我的心里生活带来很大很大的改变,改善了我的夫妻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以前很害怕生孩子,我自己知道自己脾气暴躁,虽然不喜欢但遗传父母很多这方面问题,我怕我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真的做好准备了,我知道该怎样去引导教育我的孩子了,我知道什么对他才是最重要的。那天还跟我老公开玩笑,孩子最熟悉的声音应该是樊登老师的声音吧,胎教全听樊登读书了。谢谢樊老师,您真的是大善人,拯救了这么多的人。也包括我。
我的感悟:
有很多人认为打骂孩子是很正常的,孩子不可能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对的,我们不能控制自己情绪,偶尔打骂是挺正常的。有的人觉得打是不对,但是骂一下也无所谓。
实际上孩子非常的单纯,我们小时候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如果我们长期的言语上的攻击,他就会相信自己是没用的,没有价值感的。这样的话,他很容易没有自信心, 做什么事情畏手畏脚,不敢享受幸福。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气愤?单纯的只是因为孩子做作业做的不好,孩子成绩不好,或者孩子做的事情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吗?透过现象看本质,事实上在我们小的时候也这样被对待过。当我们心中的这个伤口被她激发了以后,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还有一点,如果是一个有爱心,自己心智比较成熟的家长。看到孩子犯一些小错,只会觉得可爱好笑。心智还不成熟,还没长大的家长,就会觉得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达不到我的要求?觉得我们受到了挑衅,他竟敢不听我的话?那么我们如何成长呢?首先我们打骂孩子,打可以把他打死,骂一定骂得过。他真的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吗?我们这样做叫持强凌弱,只是发泄我们的情绪罢了。这样一想我们心中就会心生慈悲,就不会再打骂孩子了。而孩子的行为,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并不是一个永久的标签。目的在于纠正和引导他。回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自己童年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恐惧,害怕,担心,自卑,不值得感等等。我们要么与情绪和解,要么和父母和解,疗愈我们的伤口,当我们自己是独立的,有爱的,对孩子就没有情绪,只有爱。
我是日记星球684号星宝宝艳芬,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32期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六篇原创。
艳芬:联通店主,樊登读书会长,两个孩子的妈妈
写于2019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