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师虽已远去,但他谱写的传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尤其是三晋大地的为人师表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光宗耀祖 功成名就。无疑,陈廷敬做到了!教的学生——康熙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师凭生贵,位高权重,却依保“师者”的风范和气节,秉承清廉 为国为民 人尽皆知 天下敬仰。
陈廷敬不仅是为康熙盛世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政治家,更是大学者,除了《午亭文编》等多部著作传世。晚年72高龄,依然在路上,负责编撰了我国历代收字最多的第一部《康熙字典》,把自己的人生推向又一个高峰。
陈廷敬,为师者的楷模!虽不能至,人皆向往之。
学习之际,国培学员们走进相府,探寻千古帝师陈廷敬的痕迹。
纵观古今,凡是有大成就者,背后必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家庭环境,亦可以称之为家文化或家风,陈家崇文敬文,从偌大的藏书楼 日知书屋 门匾及题字 止园书堂等,闭上眼,即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涓涓流淌。
“何物最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写出了陈家人对当时科举高中的追求及乐在苦读书的态度;日知书屋“学问尚精专,研磨贵纯一,心无旁骛时,自然通神机”道出做学问的境界,以及险要处对文昌君的供奉,都有其寓意。
教育,古今相通,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什么样的家庭走出什么样的孩子。
陈廷敬一生备受荣恩,康熙帝称其为“全人”。曾两次下榻相府,花甲之年还为其御笔题写了匾额和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康熙对陈廷敬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对臣子题词,足以看出,陈廷敬的地位。
今人读,“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亦正是陈廷敬一生的写照。
人生是内心的投影,内心敬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陈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代代相传。种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陈廷敬如仙鹤 翱翔万里 来去千年!
崇文敬文的家风,缔造了陈家“一门九进士,三世六翰林”的御赐佳话。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兔坂九年制学校
笔名:文殊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