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每个周末被父母带着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兴趣班,有的并不是小孩本身愿意上的,有的是因为大家都在家,我家不能不上,就这样小孩在每天做着父母要求应该做到的样子,你应该学个乐器,培养一下艺术细胞;你应该学一下钢琴,培养一下气质;小姑娘的话你应该学个舞蹈,练一下体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理论中说到,孩子性格之体现,大都是来自于童年时对周围环境的养成,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环境。
小孩在父母的培养下慢慢丧失了主动思考能力,也慢慢的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为什么学这个,我妈妈让我学的,最爱自己孩子的还是自己的父母,本来已经父母是对自己孩子好的,可是却适得其反,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
最近看了一本《别闹了,狗狗》这本绘书,主角是一条小狗,看完后,作为父母你不得不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本书中暗指的是不是你家的小孩和别人家的小孩。看完后值得思考的是,你希望自己家的小孩成为哪一种呢?
《别闹了,狗狗》这本书的作者是珍妮.库珀,从事教育,并在奥克兰担任教育顾问。她的写作往往来自她在生活中和许多孩子一起分享的经验。
述了关于一个小女孩和她那不听话但既忠诚又可爱的狗狗朋友的温馨故事。每个人都告诉她狗应该怎样,但是小女孩相信她的小狗才是最棒的狗狗。她的小狗总是做它自己喜欢做的事,恰好跟她喜欢的一样。还是那只狗狗,在沙滩上制造混乱,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到底做了什么。
大家说:“这个小狗真闹人呀,带他出去溜溜吧。”于是我们去了海滩。那里有很多狗,狗狗们可以在一起玩儿。
叔叔的狗正在玩“你仍我捡”。他“刷”一下跑出去,把叔叔扔出去的棍子叼回来。大家说:“狗狗就应该这样。”
但我的狗狗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叼起棍子,把它埋在沙子里。
爷爷的狗静静地卧在水桶边,守着我们钓到的鱼。大家说:“狗狗就应该这样。”
但是我的狗狗太不寻常了。他叼起桶里最大的鱼,一阵风似的跑了。
我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无时无刻都活在当下的,时间和由时间带来的期待、焦虑、规划是成人才有的。你是希望你家小孩按部就班的活成你希望的样子,还是希望你家小孩活成无忧无虑,用自己的好奇心不断的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带着一丝好奇和一丝对未来的向往。
其实和很多家长聊过,如果让孩子自己选,他/她自己最喜欢干的事都是边吃零食边看电视,这应该是所以小孩的向往,我们作为家长并不是给小孩以控制,而是要引导小孩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当小孩走在正确的路上,他会觉得他们做的事情是自己想做的;当家长控制欲没有把握好,小孩理所当然的以为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父母学的。
在小孩没有成年需要父母的引导,上学后需要老师的引导,走上社会后需要朋友的引导和同事们的引导,每一步在生命中都不可或缺的,好的引导能让自己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