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杰在济南游学会上提到自己2019年的一个目标,练成自己该干吗就干吗的本领。当时就这么一听,没觉得多难,自己去实践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怎么就这么难呢? 佛佗说过,修行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千百年来,人不断的去修行自己的内心,其实就是在修平常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修的面对危急情景的坦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面山,这是修的淡泊名利的初心。我该怎么去面对内心的坦然和自己的初心呢?这个值得思考。
1. 认知是焦虑的根源
我常常听说很多中了彩票一夜暴富的人没有好的结果,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具备驾驭财富的能力,导致这把双刃剑把自己伤害了。在机缘巧合下,我得到了鹤老师的帮助,把我带入了黄金外汇的交易之门。面对财富的快速积累,我有刚开始的紧张到兴奋,到现在的诚恐诚惶,迷失自己,由一开始的淡然处之,到现在的患得患失。心态一变结果就不一样了,当你没有准备好接纳这么多财富涌入的时候,你就不会拥有并支配他们。
对此,我陷入的深深的焦虑当中,是什么导致我陷入了这种状态之中?我在想,是财富的来去匆匆?还是自身的认知能力出了问题?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我就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去寻找我的根源到底在那。
工作室的韩老师让我描述导致我焦虑的事件,而我却没有明确的阐述出事件,只是做了过程发生的陈述。答非所问,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小时候为了逃避被批评,就不断的打岔,企图掩盖事情真像。比如前天,同事问我,你今天怎么来上班?我回答是,我把车买了,然后……。说完后,自己也觉得自己傻X一个。这那是回答问题呀,这明显是祥林嫂附体。 这种答非所问是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却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在韩老师的帮助之下,我们重新定义了事件,事件发生导致了自身焦虑。但是不是这个因果关系呢?因果关系,大体有两个充分必要条件:第一,是一一对应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第二是,导致结果的原因不会因时间场合的改变而改变的。很明显,我的焦虑,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的发生。那再往前找,焦虑来在那里?焦虑来自自己的想法,自己对事情的认知导致了焦虑不安。认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经验积累,是性格,是天性,是对事物的理解角度。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认知不一样,导致的认知结果就不一样。根源找到了,怎么解决?
2.你觉得身上最有价值的什么?
在跟韩老师的对话中,我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武志红老师提出的轮回理论。当时我把自己给吓到了,我到底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轮回。小时候读书时,我考试考的好,父母就表扬我,给一些奖励。一但考砸了,就是无穷无尽的数落,每每想起母亲的数落,我现在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好像父母对我的爱,就是成绩单的分数。 先前学习很好,后期学习越来越差,有一次母亲都不让我去上学。现在想起,是记忆犹新,当然,现在不能在母亲面前提自己当时的委屈和无助,一提她就生气的说,我当时还不是为你好。
总结以上的经历是,父母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成绩,用心良苦,教育方法对错不说。在这种培养模式下,让我活成了成绩单,把成绩等同于了自身的价值 。我成绩好,就有价值,我成绩不好,就没有价值。工作后,每次回到家,母亲就开始唠叨谁谁考入了公务员,谁谁挣多少钱,把挣钱多少等于了我的价值,不挣钱等于没有价值。 这就是我的轮回。在不断的重复外界的评价等于自身的价值。却从来不知道自己才是最有价值的。现在对于投资也是这样的错误,盈利就是表扬,亏损就是批评,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当中,同样的价值观还是没有改变。我自己从来没想过,盈和亏都是我自已所创造的。这个问题没考虑好,导致了我迎来了财富,却没有安排好财富的归属,使得财富无家可归,又去流浪了,去找适合他的主人了。
找到了认知的源头,打破自身的轮回,让自已更加丰满的态度去迎接自已,我是最有价值的。请不要忽略我自身的价值。树立了自身价值的理念,重新思考财富的定位,就能为你所用。
3.你准备好成为下一个百万富翁了吗?
武志红老师说过,当头脑和身体不能合而为一时,整个人是纠结的,不顺利的。在运动过程中容易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体验了这种美妙的时刻,会让人留恋忘返。思考过程中,身心合一的状态却很难达到,所以很难得。焦虑就是身和心不合的结果,当财富来了,我不能留住财富的时候,我就应该考虑有钱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和感觉是什么样的?只有掌握了这种感觉,才能有能力去容纳这种生活状态,驾驭这种生活方式。
现在当我焦虑,彷徨不安的时候,就会去想象自己才是最有价值的,我只要跟想要的东西建立了链接,我就能了解它,利用它。当你理解了这个原理,还会对突然的拥有有所抵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