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得奖状是在小学五年级,期中考试第三名,老师通知我到他家拿奖状。寒冷的冬天,进屋时老师正在炕上织毛衣,院子里一堆一堆的到处都是玉米粒,金黄金黄的和我的奖状几乎是一个颜色,在老师欣喜目光的注视下,我的心里感到特别的温暖。
当我把金灿灿的奖状拿回家时,我的父母亲都高兴坏了。赶紧帮着我把它贴到我家墙上的显要位置,也让村里经常来我家串门的人看看,我们家孩子多优秀啊!可能我是个慢热型选手,在我一二年级时不知道努力,第一次考试两门功课平均还不到80分。三年级成绩比较差,四五年级才逐渐开悟,成绩才逐渐的赶了上来。
参加本次写作训练营活动我开始写每日老师留的作业的时候,比较顺畅轻松,但到了后来比较吃力,感觉自己像是被掏空了,只是勉强的完成了25天的打卡任务。接下去要好好的把本次学习的东西做一个巩固,去读书去观察,去与这个世界有一个更加亲密的接触。
看见其他小伙伴们的文章出色精彩,她们在日益进步,每篇作文都能得到大咖的点赞、老师的点评,她们的影响力在与日俱增;自己呢每天日更却很难跟上她们的节奏,看大家在简书写的火热,自己很难参与其中,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在心中悄悄蔓延开来……
追求不到高大全的文章风格、符合当前价值观的完美表达,那我们能不能退而求其次,崇尚一下短平快的小众情怀;展示一下精良优的独特魅力。俗话说得好,船小好掉头,小说散文宏大叙事想达到的效果日记随笔也绝不逊色,只要方向正确,端坐于斯、不摇不摆、平稳向前,同样能渡过此岸的黑夜,走向彼岸的花开!
老师在课上说过,很多成功的作家开始的时候都是以写日记随笔见长的。他们之所以能把写作事业坚持到最后,就是因为有日记随笔坚实的积累和强大的支撑!
有充实的材料才能盖好房子,平时不注意搜集素材,到了关键时刻书到用时方恨少,头脑中一片空白。每天任意让灵感滚滚东去,丝毫没有留下一字半句,让想象中的好房子成为懒惰的牺牲品而浑然不觉。
把文章写好是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苦苦攀登多少座阅读的高山;需要涉险游过多少条书写的河流……总有一些桥段需要铭记;总有一些画线需要整理。我们常常跨过思想的沟壑,在心灵的平原上自由驰骋。
最重要的是能集中精力的学习,在时间的土地上能尽量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只要给我一缕阳光,我就会积极向上;只要给我一点水分,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文章是由人写就的,一个优秀的作者必然是生活的专家。他们塑造文章的能力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力、对生活的理解力和对命运的参悟力;他们拿捏人物的力度反应着他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的热爱程度!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光要准备好自己的实力,更要拿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厚积薄发,当然是要去实现我们深藏心中的梦想;我们时刻准备着,就是要达成心中已期许太久的愿望。
如果我们是玉米,就下定决心努力打拼长成玉米的样子;如果我们是小麦、是水稻,就要甘心被四季风雨染熏成金黄的模样;如果我们是大树,就尽量做好自己,把心目中的那个自己伸展成遮天蔽日、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