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有幸聆听了苍海明珠的演讲,首先我的直观感受是苍海明珠是一个直率、有个性的女作家:不做作,不扭捏,不端架子,有什么说什么,豪爽大气。其次,我想要重点谈谈这场交流让我产生的深刻思考——贯穿全场的写作态度。
网络作家的写作,经常会被一些人称之为码字,这是一种戏谑的称呼。从字面上看,“码字”码出来的只是一个个单独的字,无章法,不成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一些网络作家他们的日常写作,只是功利性的,由于以字数决定稿费,因此拼命的为了凑字数而使作品变得拖沓、繁复,不再是传统写作中力求精炼的追求。再则,网络是一片深海,如何浮出水面为人所知,则需要另辟蹊径,想呈现一部富有个性的作品,某些文字难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存在,甚至与整部作品脱离。又说,网络作家都是高产作家,日更万字是常有之事,是否高质量,难免遭人质疑。我曾经看到过一些网络小说,它们的标点全是错误,文章格式也毫无规矩。因此,一些活跃在网络上写作的人,是否真正能够被称为作家还是有待商榷的,而被称为写手,还是有道理可言的。而决定他们外在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写作态度。
苍海明珠这样说道:想常驻在网络上写作,首先要保证写作能够让你吃饱饭。乍听很有必要,可是一旦写作沦为求生的工具时,那么写作的意义则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意人生与眼前的苟且二者在多数情况下是矛盾对立的,窘迫的生活背景下人们为了生计奔波,又何来飘渺的诗与远方。写作是高尚的精神行为,与低级的温饱欲望应该区别划分,如果只是想要借助写作的力量混迹在尘世之中,那么本该起引领启迪作用的深刻便也同表象浅薄共浮生了。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去否认艺术来源于现实,仔细琢磨我的观点便不会与之混淆。
无论遇到什么阻挠都坚持写作,这是对读者的尊重,对作品的尊重,更是对作者本人的尊重。为了写作能够自我牺牲到什么程度,是被称为作家的群体中的每个人都应该自我反思的一个问题。肉体上、物质上的看似牺牲,换取的却是精神上、灵魂上的升华,这也是写作回馈给作家的宝贵财富。苍海明珠在面对生活给予的艰难困惑时,也没有因此放弃写作,这种写作精神无疑是值得学习的。就像老师在总结演讲时所讲一样,很多中文系的学生目前的写作模式只能被称为“习作”,惭愧讲,我也是其中一个。写一些短小的文章以锻炼积累经验,文笔稚嫩,束手束脚,思路混沌,断断续续不成系统,丝毫没有形成写作习惯,是我们这些人的创作模式,事实如此,不该遮蔽一分。这也是为什么我十分敬佩那些坚持不懈写作的作家们,这些作家绝不仅是单靠外界的功利推动创作,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对于写作的热爱,内驱力才是真正促使一个作家保持激昂状态的源泉。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是一位作家首先要明确的事情。
中文系应该培养作家,而且是培养于社会有用之作家。若本该专者不专,本该从业者不从,那“专业”二字难道只是为了扩充汉语词典的词汇量吗?无论是严肃文学,亦或是通俗文学,都需要执笔者的存在。
淡泊名利,不拘泥外界,凭心中的一份热爱去写作,写有意义之作,才是我们应该怀抱的写作态度。就像演讲中所提到的人文情怀,确是每个正在写作的人应该自我检视是否具备的写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