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友人说,自己的男朋友在电影院看《绿皮书》时差点睡着了。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好几项奥斯卡大奖,我一度以为这是一部沉闷的文艺片,一直没有去看。
可是这部电影竟然出现在豆瓣电影的年度最佳喜剧片的榜单上,我还挺惊讶的。
看完后真的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样一部好电影。节奏是有点缓慢,也没有什么惊险刺激的大场面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可的确是一部喜剧片。只不过,是让人会心一笑的那种。
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偏见”的情节。
故事发生在在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影片一开头男主就把两位黑人技工喝过的玻璃杯嫌弃地扔进了垃圾桶,这真的是赤裸裸的歧视了。
通过这部电影我才了解当时在美国,尤其是美国南部,黑人受到的是怎样的待遇:不能和白人共用洗手间,不能进入高级餐厅吃饭,天黑后不能出现在某个区域……即使这个黑人是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也会遭受同样的待遇。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一般人都会对黑人形成偏见吧。
可不仅是对黑人有偏见,对警察也有偏见。
影片快结束时,男主一行在公路上被警察拦下,男主的第一反应就是:该死的警察,认为他们肯定是来找茬的。因为之前就遇到过同样的情况。
可实际上这位警察是提醒他们,车子有倾斜,可能是后方的轮胎爆胎了。
我们靠经验和外在的信息来避开一些生活中的麻烦,但同时也会对事物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可以说“偏见”“成见”无处不在。
比如最近很火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里讲的,智英带着娃坐在公园里喝了一杯咖啡就被路过的上班族叫做“妈虫”,认为她是用老公辛苦赚的钱在公园悠哉地喝咖啡。
可实际上这是智英这一天中唯一放松的时刻,其余的时间她都在做家务,照顾小孩,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远不止我们能看到的这样简单。
所以我深刻地体会到“不评价”真的很重要但是又很难做到。
我们会很轻易地就给某个人、某件事物贴上标签,例如“他怎么这么马虎”“这这么简单的事竟然还有人不会”……
什么是真正的不予置评,什么样才算是陈述事实?有一首诗分享其中的一段: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诗名就叫做《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这首小诗就是最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