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的时候买了一套厚厚的《史记》,但是仅翻开过却被生硬的古文给吓到了,最终还是只把这本书收藏了20年!有点少壮不读书,老大徒伤悲的遗憾。
《史记的读法》这本书作者杨照,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国内有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在阅读古书上,杨照说“这些产生于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文献,记录的都是人的经验与感受,我们今天也就必然能够站在人的立场上,与其经验、感受彼此呼应或对照。也就是,我们能够从中读到相似的经验、感受,隔着时空会心点头;也能够从中读到相异的经验、感受,进而扩张了我们的人生体会。”
阅读好书是让人有带入感的,这种带入感用麦家的说法是:读了这本书,你会分明感受到自己的心路声,你会思索自己的一些过往,包括未来。异曲同工的是《史记的读法》末尾章节杨杨照说:“较之同时代的书籍,传统经典可以使我们离开有限的视野和熟悉的现实,感受不一样的人类经验。”这也是我阅读这本书得到的智慧。
这本书共计515页,我是分2周读完的。我觉得这是读得比较长时间的了,但是因为本身给予自己两周时间去消化这样一本厚厚的书,所以阅读的时候是有点慢和拖延的。
慢:阅读慢的原因是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精彩了,作者不仅把《史记》的读法和分类,还把史记里面值得深思的故事用白话文娓娓道来,仿若几千年前的故事就展现在你面前。所以在阅读时我偶有读快走神,我都会回头反复啃咬书里的文字。
收:通过这本书,我能把汉朝以前的历朝历代时间轴记住了,这要是在高中考历史的时期,全是靠死记硬背的。大概年长后的我读书,靠的是自觉和自驱吧,所以边读还会边去查找朝代资料和人物生平,与自己之前所知的内容和电视剧人名的累积串联起来,它们就是在我脑中的历史了!这也是我能坚持把这本书读完的原因吧。因为阅读就是给自己做输入。
用两周读书的感触:不能算浸入式阅读,但是读到的一半后,明显觉得有成就感了,读到四分之三时,就迫切想要快点读完了,这种阅读完后的成就感大概就是我能每周至少读一本书的原因吧。所以坚持阅读吧!
《史记》是司马迁写汉武帝以前的所有历史故事,这里不能做细说,书籍内容见目录。于我而言读完这本书,仿若《史记》里面的人物已经栩栩如生的站在过面前。所以是时候找出以前收藏的《史记》来当字典一样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