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5岁的栾升考进了莱阳农学院园艺系,泡图书馆是他的习惯,他的目标是“考最好的成绩,上最好的大学,做最牛的研究”。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他报考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以第一的成绩录取。
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恰巧香港企业家王宽诚捐款1亿美元,设立了“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全国只有50个名额,一个学科只有1个。那年,他暑假没有回家,努力学习,准备考试。最后,在同时报考的多个研究生同学中,只有他一个人考中。
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他同样还是“哪里都考第一”。靠着刻苦实干,2000年,37岁的栾升就成了美国加州大学柏克来分校的终身教授。他总结的三条成功原因是“勇于尝试,遇事尽力做到最好,培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校友李登海,是莱阳农学院1974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常跟随刘恩训、刘绍棣老师到玉米地里干活,学到了玉米育种和栽培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管理经验。毕业后,坚持“美国农民能办的事,中国农民也能办”的信念,不知下南海多少次,更不知在玉米地里劳动了多少时间,凭着实干、实干、再实干,李登海与他的老师刘绍棣教授等合作,创造了上个世纪夏玉米超千公斤的最高单产记录。
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2005年10月,他的超级玉米品种“登海661”亩产达1402.86公斤,再次刷新世界夏玉米最高产量记录。直到目前,他不仅是世界夏玉米最高产保持者,还是中国春玉米最高产(超过1500公斤)的保持者。
2014年他的公司营业收入14.80亿元,利润3.8亿元,名列中国种业上市公司前茅。目前,公司拥有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116个,获11项发明专利和102项植物新品种权。他是全国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国家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山东)主任,著名杂交玉米育种与栽培专家,被誉为世界杂交玉米之父。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李登海还要依靠实干,力争再为国家增收1000亿斤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