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新闻登上了百度热搜:男生图书馆砍女生。
据报道,4月25日约21时,在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一名男学生因情感问题持菜刀残忍的砍伤一名女学生。看到这个新闻,真的是很令人痛心。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在我写的情感系列的一篇:女性如何避免遇人不淑的悲剧,在文章里我提到的婚前咨询的重要性。
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所以,对于事件本身的分析我想不是当务之急,而如何规避类似的风险,才是女性朋友们急需了解的知识。就这个方面,简单谈下我的建议和思路。
首先,谈恋爱尽量避免年轻化。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青少年期是最易冲动的阶段,更容易引发悲剧。而在这个期间,父母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大家没有忘记的话,2011年9月17日,安徽合肥17岁中学生陶汝坤因求爱不成,将汽油泼向16岁少女周岩,并点火将其烧成重伤的恶性事件,这足以让我们警醒。其次,男女交往期间,亲密关系不宜发生过早。特别是女性,如果过早的将底线打破,将会给对方造成一种你已经完全属于对方的强烈占有感。一旦发生冲突,想要离开对方,将会导致更大的麻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询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来看看当下的我们面临的现实生活形态:即社会形态已从乡土社会,过渡到都市社会。在这样的形态下,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很难对对方知根知底。这即是当代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男女,也同样包括来自五湖四海到同一所大学读书的大学生们所面临的真实状态。
所有,在谈恋爱之前,我们很难了解彼此过往的状况和家庭背景,比如:对方家庭是否有精神病史,而不宜接受强烈刺激;小时候成长经历有何等的创伤;一贯的个性特征等等都难以了解,特别是原生家庭的模式,而这些信息则对我们真正了解这个“人”和评估风险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这正如我们常常会抱怨对方说:真没有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人,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我想每位被暴力伤害的女孩内心也一定也有同样的想法。
所以如何早点看清“真面目”则是重中之重。而当在逐步深入的交往中伪装逐步失去后出现,再发现问题分手,对方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分离,可以说用情已深;从心理角度,就是和对方建立了深度依恋,这也是我提出第二点建议的原因。而这也是最危险的时期。也就是某一方在恋爱保鲜期的顶峰。
在这个情况下,专业咨询师的介入就非常之重要。前面我讲到,无法对对方知根知底,因此我们看到的都是眼前的表象。而且在恋爱期间,或者预备阶段,双方会给自己带上一定的面具和伪装,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对方看。在这样的一种驱力下,某些问题就会被掩盖。而咨询师的出现,就可以协助双方,或者某一方,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分析,还可以通过一些投射测试和隐测验等等,尽早的拿开对方的防御和伪装,展示出来本来的样子。我想我们都不愿意和一个带着面具的人生活在一起的。这样不仅可以发现可能隐藏起来的“魔鬼”,从而避免悲剧;更有价值的部分,则是可以实现向好的方向转化,无论是对直接来访的一方或者来访者的恋爱对象。而对于过去有过创伤经历的一方,因为过往经历的困扰,难以靠自己的认知和力量正确的处理情感关系的时候,咨询师可以做为过渡性客体的出现,给予他新的经验,从而使来访者获得新的成长。
在这里,我重点强调下,赋予来访者新的经验的意义所在。在我早期的文章里,我也提到过这样的一个观点:我们的信念和认知都是基于过往的信息或经验得出的结论,塑造我们的是过去的经验。如果说你是“魔鬼”,是过去的经验让你成为了“魔鬼”,不是天生的“魔鬼”。在咨询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和认知的偏差,可就是走不出来,因为他们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事情就是那个样子。特别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如同弗洛伊德说讲:在发展出一个独立的自我之前,我们就开始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从来没有一个自我能够摆脱父母在场的控制。
所以,当咨询师以一个过渡性客体的出现,赋予来访者新的经验后,来访者的才有力量真正的实践他领悟到的新的认知和应当采取的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当我们走到这样一步的时候,那么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多因为爱情而导致的悲剧,将会在极大的程度上得以避免。
以上三点建议,分享给各位朋友,无论你是在爱情的哪一个阶段。我想都会有所启发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