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着小结一下前2周学陈海贤老师课的感想,结果,就跑偏了… 至于为啥跑偏,有时候我有点不好意思说…
时至今日陈老师的课已更新约35节左右,自己也以幕布的方式学习到15节。但每提笔输出就开启忐忑不安了, 因为肚子里还是空无笔墨,甚至想不起大体内容说的啥,我太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了。每每看书过后也总会觉得还是陌生,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低水平勤奋吧?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混吃等死的节奏?不过,目前混迹在各个学习群里,有种办了健身卡就已经拥有马甲线的感觉(⁎⁍̴̛ᴗ⁍̴̛⁎) 当然,这不是我的目的,我要我的今天比昨天好,要我的明天比今天又进一点。
有2点肯定:1这系列的课程很适合我的胃口。浏览多本“全书”、订过几个付费专栏的我唯独此课多次打动我心。既然如此喜欢当然要适当的方式去学习,既然此次一天一节的节奏不适合那就要立刻换!2这是我自己主动要学习的课程,目的性明确:我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习惯思维模式。所以,9月第一周的目的是跟上老师的进步去专栏留言,目标是期待老师也许会回复,这算是追星吧… 当然,更重要的是按老师所说的第三种方式去学习:学会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运用。
我选择,我选择现在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理想,我很喜欢,我需要改变的自己知道,但一口吃不成胖子,然而我恰恰又是一个苗条的瘦子。所以,得慢慢来…
小和尚问老和尚:回去的路那么远,我们该怎么回去呢?
“看脚下…”
我需要关注当下,漫长但慢慢,我等得起,我相信终有一天,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又回来了……因为昨天答应自己要1000字以上的……
陈海贤老师的成长自由课,看了第一期以后就特别喜欢,犹豫了二三后定下来,又怕自己学不好。其实订阅课程已经有段时间了,然后每天一次的更新,后来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效果,我现在只好改一下,一章章开始学习,今天开始整理下第一章的内容。
一、如何认清自己,有很多内容打动了我,我觉得每一篇都是为我而写,为这个整日纠结的人儿写。他说改变其实很难——如何启动改变,认清改变。就是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作者仍可心灵自由。其实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有选择。之所以觉得没有选择,是因为觉得选择不好,或者是说,为了逃避对自己的责任,我属于这两种都沾边的人,以后做任何事情,是我自己的选择,并不是被迫的,我相信我可以的!
如何启动改变呢?不考虑对错,而是考虑有没有用?对结果负责的人只能是自己。三面柱:第一面:我很可怜,第二面:别人很可恶,第三面:怎么办?那我当然会选择怎么办。
二、创造新经验,我们把头脑比喻成中有象与骑象的两个人相识,感性的,而且像人是理性的,理性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行为不会独立于环境而产出,所以呢,我们要依靠于新的环境。
三、识别改变的障碍,也就是跨出自己的舒适区,《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对于舒适区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说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在我们的头脑里。因为我们焦虑时会产生控制感,控制感就会让我们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然后又有安全感,所以我们不愿去改变。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我在想自己有没有这一点,显然在很多东西,太贵的时候,就觉得不需要拥有他,觉得应该省一省,但归根到底也许不是说这个价格值不值,而是说自己配不上。
四、看到x光片,照一照心里的恐惧,查新中的大象的爱与恨,爱与怕,1希望行为的目标,2希望行为标准作出相反的行为,3相反行为的隐蔽,好处在哪里呢?4心中有个重要的假设,也与生活经历有关。我心中的,爱与怕,就不停的纠结,它,消耗了我的很多能量和动力。
五、重要假设的检验,看清自己的规则可以问三个问题,一,目标相反的好处行为在哪里,不一样行为会担心什么?三阻碍好处的改变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有什么可怕的事发生呢?
其中一段话很打动我,如果你觉得很重要的东西,就要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
六、小步子原理,小成功会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还可以问自己,奇迹提问,假如,这个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会怎么样呢?找到一个小小的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且,实现它。不要去想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未来,而是从脚下可行的小行动开始,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
七、环境场:这次淘宝买字帖送了一坛香,当我觉得好奇的时候,把那柱炷香点上的那一刻,心情都静下来了,我觉得那可能就是个环境场,我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环境场,当身边的人和所处的环境,让他的力量大到有所暗示。
八、情感出发。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你在想自己的时候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爱同情和期待,之前的时候,可能,厌恶会多一些吧。我不应该会有这么多自卑,对吧?想把自己好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朋友圈里,不敢去发一些,太低俗太普通的东西,难道我真的和别人不一样吗?还是说我想表现的和别人不一样?
九、有效和无效的改变。自我接纳,觉得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自我,完美的世界。没有,不要重复说自己不好,你比自己更好一点就可以了,真的,毕竟你的基础和别人基础不同,每个人出生也不一样,对不对?你没有必要去自卑。毕竟你在努力的路上,如果你自卑,你只会做不好。
有效改变的判断和标准,其实他一句话很简单概括就说是改变的动作,到底是推进了你的状况呢,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不要急于改变,为了摆脱焦虑而改变,毕竟一切自然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对吧?我得想一下我是维持了自己的状况呢,还是改善自己的状况,我是变好了吗?哪些地方做得好?
2017年3月开始突然告诉自己要改变不坐以待毙,接触得到,之后链接到很多优秀的朋友…以她们为方向,我迷茫地前行着。早起、锻炼,这2个略引以为豪的地方一直在持续着,只是总不能静下心来,我会慢慢来… 找对方法,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