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
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
——宋·徐橘隐《牵牛花》
寓意:福薄命舛
她一心想效仿武则天,成为武则天第二,奈何画虎不成反类犬,终落得被人耻笑的下场。
时也,命也?非也,能力不济也!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所走的路就都是弯路,而对于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人来说,如果才华撑不起野心,那就不是弯路了,而是身首易处、惨淡收场。
1.
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
这一年的春夏交接之际,李显和一个侍从骑马从长安城郊的皇家狩猎场返回宫里,途经一条巷道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阵阵女子银铃般的娇笑声。李显立马拉住了缰绳,循声望去,原来是旁边的一座小院落里传出来的。
李显翻身下了马,朝门边走去,侍从见状立刻下马推开了门,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走进了院里。笑声戛然而止,坐在秋千上的女子慌张地跳了下来,拉着丫鬟的手紧张地看着从外面闯入的两个陌生男子。
李显不慌不忙的向女子施礼道歉并自报了家门,那女子一听说是当今的太子,登时就用眼睛上下打量起站在眼前的男子来,只见这个男子一身劲装打扮,身材挺拔,眉目如电,风神俊朗,又见这个男子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由得羞红了脸,躲在丫鬟的身后。
李显望着眼前的女子,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肤如凝脂,身形丰满,一时心头如小鹿乱撞,呆立在那里。那女子见太子看自己看得痴迷,红着脸一溜烟地跑进了自己的闺房,丫鬟见状也跟着跑了进去。
李显见女子忽然跑进房间,才惊觉自己失态,同时懊恼自己刚才竟忘了问她芳名。看了看空空的庭院和摇晃的秋千架,他讪讪地往门口走去。
走出大门,李显让随行侍从去附近打听了女子的芳名,原来此女子名唤韦香儿,年方十六,乃一七品文官韦玄贞之女也。
十六岁还未出阁,在社会风气很开放的唐朝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按理说以韦香儿的条件,找个门当户对的应该不难,但据说上门提亲的那些公子哥儿韦香儿一个都看不上,她要找的人一定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那些个凡夫俗子岂能入她的法眼。
回到宫里不久,对韦香儿一见钟情的李显便恳请武则天赐婚,武则天并没有反对这桩婚事,这个韦香儿便这样进了太子府做了太子妃。
对婚姻不委屈不将就的韦香儿,终于等到了她心目中的那个白马王子,开着南瓜车,把她迎进了大明宫,过上了人人称羡的生活,她的等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李显登基,韦香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
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李显就被武则天罢黜,贬为庐陵王,发配到了偏远荒凉的房陵。
中宗被废黜后,韦香儿父亲韦玄贞发配钦州而死,母亲崔氏被钦州首领宁承兄弟杀害,她的四个兄弟韦洵、韦浩、韦洞和韦泚也全部死于容州,她的两个妹妹因逃跑了而幸免于难。
在赶往房陵的路上,韦香儿产下了最小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安乐公主,安乐公主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
在房陵的十四载岁月,是李显和韦香儿一生中最为困苦的日子,年复一年的过着凄风苦雨、受尽白眼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李显渐渐开始萎靡不振,对未来丧失了信心。
每次朝廷派使臣到房陵,李显都害怕得要自杀,是韦香儿一次次地劝住了自己的丈夫,她对自己的丈夫说道:“福祸无常,岂可随便一死!”
朝廷每次颁食给他们,韦香儿都要自己先尝一下,确定无碍后再让李显食用。
精明的韦香儿深深懂得,李显是自己翻身的唯一希望,他要是死了,自己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资治通鉴 卷二》里提到:这段时间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情爱甚笃,李显也因此更依赖韦香儿。
在这段时间里,李显对韦香儿许下了“如果上天垂悯,让我们有出头之日,我一定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阻挠!”这样的誓言。
3.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一纸诏书将李显诏回了长安,李显再次被立为太子,韦香儿也再次被立为太子妃。
经过了十四年的挫折磨练,韦香儿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心想嫁入豪门过豪门阔太的懵懂女子,她开始懂得权势的重要性,她要为李显也为自己谋划将来。她暗地在朝中拉帮结派,扩充自己的势力。她深知,要想保证安全,不再过以前那种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权利。
当时朝廷有几个人最得势:一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二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三是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四是掌管诏令的女官上官婉儿。
韦香儿认为太平公主是实力最强最值得依附的人,她劝李显尽量亲近太平公主、和太平公主搞好关系,同时她还主动与武氏兄弟结成姻亲,将自己的长女永泰公主嫁给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幼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这样一来,他们就变成了一家人。
不久李显和韦香儿又遭遇了一件令人十分悲痛的事情,他们的独子邵王李重润因跟女儿李仙惠、女婿武延基一起议论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而被人告发,武则天不问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就下诏将三人杖毙。
韦香儿对武则天恨之入骨,但她内心深处同时又对武则天能当上女皇羡慕得五体投地,她觉得自己并不比武则天差,武则天有的手段、心计和隐忍她都有,武则天能做的事情,她也可以做。
4.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拥护李显的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重登大宝,韦香儿也再次当了皇后。
皇后的册封大典过后,韦香儿便迫不及待地学起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起来。
宰相桓彦范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引用了《尚书》中的名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做理论依据,意思是母鸡在清晨代替公鸡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他说:“臣见陛下每次主持朝会,皇后都要垂帘听政。臣观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哪个跟女人共同执政而不国破家亡的。况且阴在阳上,违背天理,妇人凌驾于丈夫之上,不符合人伦之道。愿陛下鉴察古今之戒,以社稷苍生为念,令皇后专居中宫,主持内职女教,不要出来干预朝政。”
李显看过以后将奏章扔在一边置之不理,他不是不知道牝鸡司晨的道理,但他没有自己的政治班底,眼下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来平衡张柬之等五大臣的权利,他宁愿让自己的老婆掌权,也不愿宰相权力过大。
曾受到武则天器重的上官婉儿在中宗复位后继续被委以重任,先封婕妤,不久进封为昭容,仍旧掌管宫中诏命。
上官婉儿看出了韦香儿的野心,主动向她靠拢,为她出谋划策,笼络人心,还将自己的情夫武三思推荐给了韦香儿。
韦香儿又将武三思推荐给了李显。李显急于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来平衡宰相的权利,因此对武三思十分倚重,给他加官进爵,逢有国家大事,必找武三思来商量,这样一来,宰相张柬之等人都要听他发号施令。
韦香儿还经常和武三思玩一种叫“双陆”的游戏,让李显在旁边帮忙计算筹码。时间长了,韦香儿就和武三思勾搭成奸,经常在李显耳边吹枕边风,使得李显十分信任武三思,武家势力因此更甚从前。
由此,韦香儿和武三思结成的韦武专政集团势力达到了顶点,他们擅权弄专,把持朝政,祸乱朝纲,使得李唐宗亲及敬晖、张柬之等五大臣对他们极为不满。
5.
大臣敬晖等人上书反对中宗封武氏为王,此事被武三思得知以后,他找到韦香儿,二人一起到李显面前告状,污蔑敬晖、张柬之等人居功自傲,想要图谋不轨。
李显信以为真,听从了韦香儿和武三思的建议,将敬晖、张柬之等五人明升暗降,罢免他们的宰相职务,加封为王,实则是剥夺了他们的大权。接着将他们贬官到外地,武三思又假传圣旨,派人把他们一一杀害。
五王全部被杀后,武三思大权独揽,权势一度超过了李显,朝廷上上下下都是他的爪牙。
太子李重俊因为不是韦香儿所生,韦香儿认为他是自己当皇帝的障碍,因此十分讨厌他。武三思也十分猜忌这个太子,上官婉儿因为武三思的缘故也时常在起草诏令时,推崇武氏而贬损李氏。安乐公主与其丈夫武崇训也经常欺负太子,甚至称呼太子为奴。安乐公主几次奏请李显废掉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李显认为此事太过荒唐,一笑置之。
太子感到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不甘忍受凌辱,更不想坐以待毙,便在景龙元年(707),联络禁军将领李多祚发动政变,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杀死,带兵进入皇宫,想诛灭上官婉儿和韦香儿等人,但被皇帝调来的禁军包围,李重俊突出重围后于逃跑途中被自己的部下杀死,李多祚等参与政变者全部被杀。
太子被杀后,韦香儿和安乐公主更加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公开卖官鬻爵,大肆敛财。
武三思死后,又有两个男人来到了韦香儿的面前,一个是御膳房的厨子杨均,一个是御医马秦客。
不过最为荒诞的是,韦香儿居然看中了自己的女婿,安乐公主也毫无芥蒂,将自己的丈夫送到了母亲的凤榻上。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浅薄无知的韦香儿不但不懂得在掌权时广施仁政,笼络人心,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反而倒行逆施,贪赃枉法,只顾着享乐。她一心想学武则天,当然,她也的确有武则天的勇气和果断,但她的才识和处理政事的能力,以及谋略和手段,与武则天却不能同日而语。
6.
自古以来,任何想要成为帝王的人身上总是会有祥瑞产生,这些祥瑞为他们笼罩上神圣的光环,制造一种君权神授的合理依据,让天下人都相信他是上天派来造福社稷、利益苍生的旷世明君。有多少人准备君临天下就会有多少的祥瑞产生。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皇后寝殿内,一群宫女正在伺候韦香儿更衣,忽然听到一个侍女惊叫一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这个侍女手里高捧着皇后的一条裙子跪在地上,嘴里激动地喊道:“祥云,是祥云,好美丽的五彩祥云啊!”
众人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恭贺皇后,韦香儿看着大家匍匐在地上诚惶诚恐的模样,脸上笑开了花。
很快,皇后裙子上面出现五彩祥云的消息就传到了李显耳朵里,李显兴致勃勃地前来欣赏。
当然,裙子还是那条裙子,他什么都没有看到,但这有什么关系,宫里有的是技法高超的画师,让他们把宫女所看到的五彩祥云画下来便是了。
画成以后,李显还召集了文武百官,将此画展示给大家看,韦香儿的亲族侍中韦巨源建议临摹更多的五彩祥云图,传遍天下,让万民瞻仰膜拜,李显当即批准了。
不久之后,长安街头便流传开了一首叫《桑条韦》的歌曲,一个叫迦叶志忠的朝臣上奏道:“当年高祖神尧皇帝能够问鼎天下,这是因为当时天下传唱的是《桃李子》,太宗文武皇帝还没有登基时,天下流传的是《秦王破阵乐》,高宗天皇大帝即位前,天下传唱的是《堂堂》,则天大圣皇后登基前,天下传唱的是《武媚娘》,在陛下登基前,天下传唱的是《英王石州》,在顺天皇后册封之前,天下便已流传《桑条韦》,那么皇后成为国母并主持蚕桑之事就是上天的旨意了。”
接着,迦叶志忠又献上了自己创作的《桑条韦》升级版《桑韦歌》,请求皇帝将其流传天下,并且编入乐府,用于韦氏祭祀蚕神时演奏,李显非常高兴,全部照准并重赏了此人。
7.
提升自己的政治威望除了政绩以外,最好的捷径莫过于主持国事大典了。
最顶级的国事大典当然就是泰山封禅了,“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封禅”就是天子率领文武百官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这是中国古代帝王最重要的一项祭祀大典,其意为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为巩固皇权,粉饰太平,带有一种君权神授的意味。
司马迁曾在《史记·封禅书》中给出了帝王封禅的必要条件:第一,更朝换代国家统一;第二,帝王在位期间必须有政绩;第三,须有祥瑞出现。
所以泰山封禅并不是每个皇帝都可以做的。李显的文治武功稀松平常,自然是没有资格的。韦香儿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意图在即将要举行的“南郊”祭祀里主持亚献(第一轮献礼为初献,第二轮献礼为亚献)。
南郊祭祀是帝王率领文武百官前往京师南郊祭天的典礼,比泰山封禅级别要低。
按照周礼规定,皇后是没有资格参与主持的。但韦香儿觉得武则天连泰山封禅的亚献都做过了,她韦香儿怎么就做不得南郊祭祀的亚献,不行,她一定要做。
此举自然遭到了朝臣的反对,但最终决定权在负责制订礼仪规章的宰相韦巨源手里,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站在高高的祭坛上,韦香儿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她有些醉了。
权力的美酒比世上的任何佳酿都更能使人迷醉,也更易使人疯狂。
纵然大家反对又如何,武曌当年缔造的亘古未有的女主乾坤我韦香儿也照样做得到!
看吧,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此刻有谁比我牛!
8.
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道:“皇后荒淫无度,干预朝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阴谋叛乱,危害社稷。”
李显召见了此人,想听听他到底有何解释。
燕钦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指出了朝政弊端,并对韦后一党的图谋不轨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李显听后若有所悟,但并未置一词,只是摆摆手让他退下。
宗楚客候在殿外观察动静,一看到燕钦融走出大殿,便假传圣旨,让飞骑士兵将燕钦融摔死在了大殿外的殿庭石上。
李显看到宗楚客完全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心里很不痛快,对韦后一党也开始反感起来。
对于李显的变化,韦香儿开始紧张起来,她找到自己的情夫马秦客和杨均商量对策,安乐公主很想当皇太女,于是他们四人合谋,在李显爱吃的蒸饼中下了剧毒,结果李显就这样被自己宠爱的妻子和女儿毒死了。
李显死后,韦香儿秘不发丧,找到上官婉儿让她起草遗诏,上官婉儿又找到了太平公主,二人合拟了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
但这份诏书招到了韦后一党的核心成员宗楚客的反对,韦后一党以叔嫂不便同朝共事为由罢免了李旦的参谋之职。
韦香儿做了皇太后之后,将朝廷各部门的要职都交给自己的党羽把持着。宗楚客等韦党成员更是劝说韦氏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韦香儿本人也并不甘心只是垂帘听政,她也想效仿武则天称帝,这样一来,李唐宗亲李旦和太平公主自然成了他们的最大障碍。
宗楚客等人决定杀掉李重茂,嫁祸给相王李旦,并趁机发动一次大清洗,铲除所有异己。但被李隆基提前得知了他们的阴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并昭告天下说是韦皇后毒死皇帝,号召天下人群起而攻之,接着李隆基率领羽林兵冲进宫中,诛杀了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人。
韦香儿从睡梦中惊醒,她赤着双足、披头散发地跑到了附近的飞骑卫士营,意图搬救兵,却被飞骑卫士营的一名士兵一刀砍下了脑袋,将它送到了李隆基面前。
接着,李隆基将韦氏一族和武党清洗殆尽。
不久李隆基追贬韦皇后为庶人,以一品之礼下葬。
韦香儿死了,距离她梦寐以求的宝座仅有半步之遥。
她一直在学武则天,然而她偏偏忽视了武则天为了称帝在长达三十年里所做的所有努力,这三十年的努力早已经将她自己与帝国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防护网,能够承受来自外界任何力量的击打。
武则天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朝政、驾驭文武百官,是因为她牢牢地掌握了恩威刑赏的统治权柄,生死荣辱、富贵贫穷都在她的股掌之间。
而她只不过垂帘听政了五年,这五年她既没有勤于政事,也没有作出任何政绩出来、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反而是贪图享乐,聚敛钱财,秽乱后宫,不得人心,更何况她还背着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杀夫弑君的罪名,这些都注定了韦氏政权只能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