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0月份与大女儿启动梁羽生武侠小说阅读比赛以来,我是读读停停,不仅整体进度颇慢而且中间又去读了不少其它书籍,不似大女儿般专注地一本接着一本阅读梁羽生系列武侠小说。数数她读完的梁著武侠小说,居然已经有15部之多,小说的背景年代跨越了唐宋元明四朝,让我惊叹不已。
那天,她居然和我谈起了朱祁镇和朱祁钰哥俩的事情,其中还聊到了于谦(女儿称之为“于阁老”)和他的女儿于承珠(真不知道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在小说中,朱祁镇作为杀害了于谦的罪魁祸首,自然是第一大反派,女儿对于其认知也就仅限于此。
但在聊天中有一点内容,却让我不禁赞叹梁羽生对朱祁镇其人确下过功夫研究。女儿谈到,在朱祁镇被弟弟朱祁钰(明景帝)软禁期间,成功“感化”了景帝派遣的看守,让看守转而帮助他实施了复辟帝位的行动(女儿语“抢回”)。
可能女儿不知道,朱祁镇其人不仅在明朝历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比较罕见,两次在位做皇帝。第一次是在1435年即位,年号正统,十四年后因受太监王振怂恿下御驾亲征,遭“土木堡之变”被俘;八年后又发动政变,恢复帝位,改元天顺,前后两次在位一共二十二年。就是在这二十二年,这位皇帝不停地折腾,任用宦官、小人,干了不得了的坏事。可是,再多的坏事也及不上杀一个于谦。
老实说,如果朱祁镇复辟帝位之后,不是诛杀于谦,反而继续重用于谦的话,这位皇帝的历史评价可能不像现在女儿在小说中看到的那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反派。可以这样说,杀于谦,这位皇帝就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于谦这位在明朝史上能排进前三位的忠臣良相把这位朱祁镇皇帝定义成了“坏人”,而重用他的另一位景帝朱祁钰则由此在历史上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其实,这两位皇帝的历史功绩还真不好说,谁比谁更突出。我们现在对景帝朱祁钰的评价就是他选贤任能,在位期间重用了于谦这位既忠且能的干部,至于其它的历史功绩,还真说不出来。然而,明英宗朱祁镇这位“昏君”,仅仅在临死前废止明代人殉制度的举动(“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就足以让他成为好皇帝的标志。可惜的是,还是回到上面所说的,杀于谦一事足以抹煞他所有的成绩。
和女儿聊了这些,女儿听得津津有味,不断地催促我讲更多些的故事,因为很多历史材料是她在武侠小说中所无法深度了解的,但又通过武侠小说曾经碰触过一点点细节的,因此对她而言,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譬如在对朱祁镇、朱祁钰以及于谦的故事中,这些人名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可能她都在武侠小说中接触到了,但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的细节,却是她所不知道的,因此兴趣就这样会被调动起来。
事实上,孩子对于历史就是这样,只要给他们一个切入点,让原本沉睡在故纸堆中的冰冷历史事件与他们生活中的细小体验结合起来,就能引发他们对历史的极大兴趣。基于这份兴趣,孩子们可以去学习和探究更多、更深入的历史,把曾经的历史作为指导自己前行的经验,这可能就是我们最初让孩子去接触武侠小说的想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