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位于豫西汝州市区西27公里处,因有地热温泉自然涌出而得名,俗称“汤王街”。
记得小时候春天,妈妈骑车带我去温泉泡汤,在美丽乡野间起伏的土路上,越过丘陵、小河,正口渴时,无边麦浪中,神迹般出现了一小块青灰色豌豆田,于是停车,摘一把豌豆角吃了解渴,那甜嫩多汁的滋味,至今怀念。
温泉镇里,一街两巷卖着各种美食小吃,冒着热气的水煎包、小笼包、羊肉汤,都是我的最爱。
中学读书时,读到《论语》那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二三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眼前顿然浮现出,在温泉泡汤的快乐场面。
长大些,暑假里跟随父亲到温泉的省工人疗养院,父亲在县委办公室任秘书时,熬夜写稿子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宿疾,在那里治病。我平生第一次见识了整齐美丽的园林建筑:高过我头顶的冬青树丛,茂密夹道,整洁的水泥路井井有条,高大的松柏、法桐遮天蔽日,葡萄架搭成密不透风的乘凉甬道,一排排筒子楼的墙上,爬满了青藤,鲜艳的凌霄花朵开得硕大耀眼。
整个大院藏在镇子最里面,是那么安静,身着白大掛的医生和护士,或儒雅或漂亮,从我身边走过,都有着惊鸿一闪的非凡气质。
疗养院里还有曲水凉亭、洗衣房、食堂...所有的一切和我生活的乡村是那么不一样。
在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难忘的童年记忆。
再后来我到郑州读书工作,一转眼离开家乡多年。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当他听说我老家是汝州时,赞不绝口地说:“好地方啊!不但有汝瓷、汝帖、汝石三宝,还有风穴寺的山水,温泉我也去洗过,对皮肤病、关节炎等都有特别好的疗效。”
故乡在别人那里被称颂,而我却并不熟悉它的历史文化。
惭愧之余,我也关注起温泉,查找资料,得知低调的它,原来拥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
最早发现汝州温泉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
黄帝与蚩尤在此大战,受伤的士兵以温泉水敷洗伤口,很快就会痊愈。黄帝便在温泉建立“愈痹阁”,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医院。
《庄子.在宥篇》中记载黄帝在温泉旁边的崆峒山,问道于1200岁的道家人物广成子,请教养生和理国之要。
西汉时期,为方便王公贵族洗浴、游乐,在温泉附近建设广成苑,经东汉时期历次修建,便有了汉代大儒马融《广成颂》里的皇家园林气派:傍山随势,架百余楹,飞楼层台,凉亭暖馆,苑内多有架廊叠磴,幽渺逶迤,古木寿藤,积翠回抱,仰不见日,桃花清水,绿荫芳草,布满苑中。
西汉文帝之母薄太后,来此沐浴时,行宫建在距此不远的地方,如今那里还有个小村庄名为“薄姬庙”。
温泉最盛于唐。
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沐浴过,后命人在温泉北十里盖了“清暑宫”,现为官庄村。
女皇武则天多次来温泉,“武后池”、“八卦楼”就是她当年洗浴和大宴群臣的遗迹。
据《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金史》《汝州志》等记载,历代曾有10位帝王、3位后妃,先后21次驾临。
温泉神汤,不仅令王公贵族流连忘返,也吸引着文人雅士踏足吟唱。
曾任汝州团练副使的苏东坡,在《汤泉七纪》中写到:“温泉七其一,盖此地也,且沐浴可疗疮疾。前人引水行数步为浴池,珉秋瓦甚洁,规模颇宏。”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任襄城知县时也来温泉沐浴,有诗曰:山前阴火煮灵源,昔日曾临万乘尊。历尽兴亡皆如此,不随世俗变寒温。
写过《回延安》的当代诗人贺敬之,和他的夫人、汝州籍诗人柯岩,2001年在温泉镇住了月余,挥毫写下《歌汝州温泉》,刊载在《人民日报》上,其中有佳句:汝州温泉天下优,地心人心贮暖流。泉水疗我半生疾,春风减我世风愁。
汝州温泉的名气,不仅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当今世界也美名远扬,据科技测定,法国维希皇家温泉的泉水含有60种微量元素,居世界第一位;汝州温泉泉水含有54种微量元素,居世界第二。
世间可曾有第二个地方,像我的家乡温泉这样令人向往!我于思乡之情以外,对它又多了一份自豪和敬仰。
于是我决定回老家温泉看看。
郑州西出上郑少洛高速,一路青山绿树美景相伴,转宁洛二广高速,到温泉服务区下,穿过乡村道路,有一条绿柳垂盖的甬道,甬道尽头,就是拥挤熙攘、杂乱无章的温泉镇。
它北靠娘娘山,南依涧山水库,却好一似未曾仔细梳洗的美人,恹恹地窝在青山绿水、沃野良田间的草房子里。
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经营温泉洗浴,街道狭窄脏乱。一尊武则天塑像,矗立于镇中心,在夜色中,无奈地俯瞰着嘈杂喧哗。
这又是我童年不曾见到过的,虚幻繁华泡影。
她是被时代前进的步伐遗忘了,还是被尘嚣而起的商业经营给过度消费透支了?我记忆中的故园温泉,不是这个样子啊。她的美丽哪去了,她的宁静哪去了,她的温柔又丢失在了哪里。
开车摸索着穿过如迷宫鸡肠般,简直不能称为路的街巷,终于找着了被挤压堵塞在镇子中间的省工人疗养院,昔日宁静气派的省工人疗养院,也逼仄地沦陷在,私盖乱建的农家楼房丛林里。
这里依稀还能看到些记忆中朴素的旧模样。
冬青树还在,松柏和法桐也更高大浓密,墙上的凌霄花藤,还紧紧裹缠着时光的影子。老水塔在冬日碧蓝的天空下,像一个巨大空茫的感叹号。
走在寂静的树林中,暖阳下的光影投射在地面上,像一面可以映照往昔的银镜,我看见了儿时的欢乐与幸福,忆起了父母的慈爱与温情。
深夜,在一泓碧水中沉醉,洗去似乎是积攒了半生的疲惫。
洗过温泉的身体是爽滑的,元气充足,宛若新生。
走出省工人疗养院,向西南不远,就来到了涧山水库边上。
低矮的丘陵上麦浪起伏,远处青山,如黛眉初展,清丽娟秀。
离开家乡多年之后,依然在家乡获得心灵的宁静欣喜。
温泉小镇,如果真的让我选择一个养老归宗的居处,我只想拥着你,在你安全呵护的怀抱里香甜睡去。
去年春节,我和家人再次来到这里,到处正在拆迁,规划中的温泉小镇正在建设中,通往温泉的宽阔道路已经建好,驱车前行,体会唐代诗人储光羲诗句的快意: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
我和孩子聊着温泉的过去和现在,畅想它迟来的未来。温泉镇成为汝州市确定的中原健康养生文化城,它终于迈开了科学规划、开发建设的新步伐。
从几千年的煌煌历史中走来,天赐神汤,暖流荡漾,汉风唐韵,泽润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