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几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就是在3到4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刚刚有自我意识,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做许多事情了,但是呢又往往做不好。
叛逆的表现为不讲道理,胡搅蛮缠,哭闹等等,把家长搞得一头雾水。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往往没有注意到这是孩子的这个特定年龄段的表现,也没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可能会失去塑造孩子性格的一个最佳时期。
当然3到4岁之间的叛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孩子表现的形式也不一样,有些表现强烈,有些表现不明显,本文所述都是本人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
我的儿子在3到4岁的时候叛逆的行为表现得非常突出。
有一次外出,天气热,买根冰棍儿吃,因为他手小,掌控一个大冰棍儿的能力比较差,但是他拒绝我的帮助,天气又热,他吃的速度赶不上冰棍儿化的速度。
所以呢,不注意期间冰棍儿一大半儿就掉在地上了。为此他大哭起来。
我说宝宝别哭,妈妈再给你买个一模一样的好吧?
不要新的,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他大声喊叫着。
地上的冰棍已经快化成了一滩水了。他就站在那个地方看着地上的那个消化着冰棍儿哭着,泪流满面。
有一次从姥姥家回来,下了公交车,只有几百米的路程就到家了。我说宝宝,咱们俩一起走回家吧,他说不,我要打车。于是就坐在马路牙子不走,说要打车,我要打车,我就要打车。
孩子的这些无理取闹在生活中常常发生,我说东他偏要西,我一句话没说完,他嘴里的不字就出来了啊,搞得我头大不行。
3.
焦头烂额之际,我只有求教到儿子的幼儿园老师了。于是我找到孩子幼儿园班主任,和她聊起了孩子最近的一些不寻常的表现。
告诉她我的烦恼,请她帮我注意观察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然后我们一起商量看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孩子。
过两天在和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说我非常注意观察你家宝宝,他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孩子。
前几天呢我在扫地的时候,刚刚扫完就发现我身后放着垃圾桶,哪个小朋友帮我呀,没看到没发现。
这种事情发生了好几次,最后一次了让我给发现了,就是你家宝宝。
他看到到我在扫地的时候呢,他就主动的帮我拿垃圾桶放在我身后,然后悄悄的走开。
我发现了他的这个行为后,就问他是不是想帮助老师扫地?他说是,我就带他一起扫地倒垃圾,孩子非常高兴,眼睛里闪着光,并且越来越愿意帮助其他小朋友做事情了。
这个事情,老师当着孩子的面又一次向我表扬了孩子,并且鼓励着他:你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进步的孩子。儿子听了太高兴了,从那以后,哭闹的事情很少发生了。
4.
老师的正面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我深受启发。
经过和老师的讨论,我们针对孩子的行为制定了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充分认可孩子的一些主动行为,不横加干涉,并给予鼓励。
因为我们大人都觉得3-4岁的孩子还很小,自己做事情的能力很差,有时候约束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反而引起他的反抗更加强烈。
即使是孩子把事情做得不好,也要鼓励他说:妈妈刚才看到你很努力,这样很好。
这点很重要,这点比夸孩子聪明更重要。
第二,对孩子一些无理要求,要说明道理,然后拒绝。
哭闹的情况下要走开,转身走开,不要犹豫。
我曾测试过这种事情,只要两次,第三次孩子就不会再哭闹了。
第三,对于孩子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设身处地的为他想,可能会找到解决方法。
比如说上次我儿子把冰棍儿掉在地上,不要新的就要地上的那个,哭闹不止的事情,我最后抱着他,看着地上的冰棍儿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应该能拿着它,它不应该掉地上呀,他点头说是。
我说没关系,你的小手长大了就能拿的住他了,一定能的啊。
看着慢慢化成水的冰棍儿,我说咱们一起把它打扫干净吧?他说好吧。
慢慢他止住了哭泣,帮我一起拿纸把地上擦干净,把纸扔到垃圾桶里。
我分析,其实孩子在懊恼自己,他认为自己应该能拿得住的,可是冰棍儿掉地上,他就很失败,非常懊恼自己。
这个时候呢,孩子需要开导安抚,表示理解,并且给予鼓励。
5.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我们和老师的配合下,我儿子度过了这个叛逆期。叛逆的表现逐渐减少,慢慢的就消失了。四五岁的时候,他就养成了自己动手的习惯,很少依赖的帮助。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做爸爸妈妈的成长的过程,这期间得要用心观察孩子,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