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之“桧既陷此,无以自存,乃日侍于汉奸戚悟室之门”,是广为接受的一种说法。据《汉奸辨》所说,“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创焉”。有人更是简练概括为:“肇于汉初御胡,行于两宋抗金,复兴于清末列强侵华,大盛于伪满及抗日时期矣”。
关于中国汉奸的演变,既有阶段划分,也有广义狭义区别,不同时期其内涵外延不尽相同,但近代以来,则趋于一致。根据《辞海》的解释,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简单说,就是“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
特别有意思的是,抗战期间陈嘉庚提议“敌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当以汉奸国贼论”,获得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一致通过,被邹韬奋称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对抗战期间所有汉奸是一种极大震慑。
抗战时期,汉奸既多又杂、洋洋大观,为历代所罕见。一直想撰写关于这一时期汉奸系列文章,揭露心路历程、逸闻趣事和丑陋嘴脸,开篇自华北汉奸头号人物王揖唐开始,看看这位民国臭名昭著汉奸的悲催人生。
01学贯中西“双料进士”
王揖唐,1877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书香门第,与李鸿章(1823年出生,人称李中堂或李合肥)、段祺瑞(1865年出生,人称段合肥,为北洋三杰之一)均为安徽同乡。
王揖唐少有大志、才学出众,读书过目不忘、熟背经史子集。1904年(光绪三十年),与谭延闿、沈钧儒等近代史上知名人士同科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高中二甲第五名进士(相当于全国第八名),被授予兵部主事。
王揖唐因著有《今传是楼诗话》,并补辑《童蒙养正诗选》而留名于《国学宝典》,如果不是时代风云变幻、清朝江山永固,王揖唐在国学方面取得更高成就会是高概率事情。但随着清朝风雨飘摇,王揖唐攀附军机大臣徐世昌,1904年10月先入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又进法政大学学习法律。1907年回国参加清廷“考验游学毕业生试”,与民国后的第一任政府财政总长陈锦涛同榜,被称为精通中西之学的“双料进士”。
02华北汉奸头号人物
王揖唐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回国,任东三省督练处参议,后升任吉林兵备分处总办、陆军协统等职。
民国肇始,王揖唐投靠袁世凯,任大总统府秘书,因极力劝进有功,被封为一等男爵、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三十年代初期,王揖唐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周旋于日蒋之间,是著名的亲日派代表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王揖唐公开投敌,参与筹划成立日伪政权。12月14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王揖唐先后出任任赈济部总长、内政部总长,后任汪伪政府考试院院长。1940年6月,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务署督办,为华北汉奸头号人物。在不到三年的任期内,王揖唐先后两次去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叩谒天皇裕仁,奉献大批名贵古玩书画,以示忠顺。在华北连续搞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制造了“无人区”和大量惨案,疯狂掠夺物资和劳动力,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最让人切齿痛恨的是1940年春,王楫唐设宴欢送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回国,呈递感谢状称其功高勋著,离任回国“真令人有离别慈父之感”。 王楫唐国学大才用于歧路,曾写诗明志、效忠日本,权录一首,可见奴颜媚骨嘴脸:
八紘一宇浴仁风,旭日萦辉递藐躬。
春殿从容温语慰,外臣感激此心同。
03小汉奸堂审大汉奸
抗战时期,国民党党政要员、高级将领投日众多,用李敖的话说“降官如毛,降将如潮”。《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记载:“叛逃的将军1941年有12个,1942年有15个,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万军队跟随这些叛逃的将军离去。追随副总裁汪精卫降日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居然也有20人,以此构成了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基础。
抗战胜利,意味着汉奸的末日来临,正如时任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捕奸布告所称,不除汉奸,“无以对炎黄之神灵,慰死难之先烈,平受害之人心;更无以树民族之正气,伸国法之尊严”。
1945年12月5日,军统局北京站毛人凤在北兵马司汪时璟家设宴,当场全部抓捕王克敏、汪时璟、殷汝耕等巨奸数十人。12月6日,又将当时正在中央医院养病避风的王楫唐捕走,经过反复侦讯及相关程序,最后由河北高法院刑二庭长何承焯主审。
最可笑的是1947年秋,王楫唐委托律师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声称何承焯是曾任职伪司法总署的小汉奸,“以小汉奸高踞堂上审大汉奸,将何以杜悠悠之口”, 为“扶持国家正气,维护法律尊严”,反对以小汉奸审理大汉奸。南京司法部只得另委派吴盛涵为刑二庭长,重新审理王揖唐汉奸案。
经过反复拖延、复审,1938年9月,民国最高法院最后复判王揖唐死刑。9月10日,王揖唐在北京姚家井第一监狱被枪决,时年71岁。
纵观王揖唐一生,可叹、可悲、可怜、可恨。以满腹经纶、双料进士而沦落歧途、投敌叛国,损名声、祸国民、留丑闻、添笑料,既是本人的宿命,也是时代使然,正如白居易感慨王莽诗句所云: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