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日子里,可以说闲暇之余都在刷屏中度过,一个小小的手机网罗了世界各地的信息,不出门,就可以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可看着看着就会出现偏激过头的不理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知道呢?所以断章取义的事也不足为怪。
什么是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
放到信息充斥的网络时代,就显得并没有原意解释的那样善意了。
曾在一些公众号上看到过一些文章,打着爱过主义的旗号,呼吁中国人要团结一致,抵制日本人来中国,把所有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都赶走,末尾又用红字醒目的提醒到:“不转此文,就不是中国人!”或许放到以前,我看到这样的文章,一定会觉得写的很有道理,然后热血沸腾的就转载了文章,可现在,理智的去看,写这种文章的人,一定是个大愤青,不是一个聪明的人。
或许他只是看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一时冲动而写的,可文章写出来就是要让人看的,这样的文章,上传到网络,它传达给人们的讯号恐怕就没有那么理智了。
难道就像他文章里写的那样,我们驱逐所有日本人,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吗?那些前赴后继的英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仅仅就因为他一时的激情,被破坏,虽然这样的事发生的几率不大,但影响却也不小。
这就牵扯到了“严谨”一词。你不是当事人,或者你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些发生过的事,也就没有发言权,更忌讳去口出狂言的断章取义,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科举时代,虽然文人学子苦读诗书,作文章时习惯选取一些书中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立意,不免会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但大多数人不至于去歪曲一些事实,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放眼现在,这个所谓的信息时代,简直是一片混乱,什么娱乐新闻、报道新闻,为了博取人们的眼球,不惜扭曲事实,虚假报道。
说轻一点儿,断章取义,会让很多事实被扭曲,说重一点儿,没有一点儿依据的断章取义,会间接的让一些人饱受语言暴力和人肉搜索,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肆意妄为的去利用一些报道和事实大做文章,以此来获取所谓的点击率和关注度。
如果你的职业是一名作家、老师或者国家的公职人员,更要谨慎,或许你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一些人,一些事。
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我觉得自己更要严谨,为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更不能轻易的做一些断章取义的事,来误导学生,毕竟孩子是单纯、无辜的。
给他们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