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4期“空”专题活动。
看了《长安的荔枝》,心中感慨万千,尤其是也看了其他平台的影评。思考再三,“还是我自己来吧”。
影片的最后,贵妃根本没吃荔枝!
编剧、导演兼领衔主演大鹏在剧中饰演的李善德,是唐玄宗时代一个底层文官,像极了在权力大厦基层被吆来喝去、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基层公职人员”中一枚普通小螺丝的你我。如同每个刚刚参加工作的热血青年,怀揣着爱国尽忠、建设家国的热情与梦想,这个千年前的“牛马”一朝金榜题名,到了天子脚下的长安当差。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李善德发现即便拼尽全力,在职场高压下,永远有加不完的班、背不完的锅、赶不完的材料。年近不惑的他,终于,在长安偏僻角落,签了卖身契买下了一片屋瓦。可为了对抗欺软怕硬的上司,保护家有妻小的后院,更为了在帝都安身立命的自己,李善德在同僚们的不乏恶意的合伙蒙蔽下,接下了原以为是“荔枝煎”实际上是“荔枝鲜”的钢丝上求生存的大冒险之旅。
这一路,李善德从长安历经千里万里奔走,到了岭南。这一路风餐露宿、旅途劳顿、身心疲惫自不必说。更要命的是,身负这一“掉脑袋”使命,最后才发现,即便搭上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动用了153个驿站、毁掉30亩荔枝果园、累死了数百匹马、沿途十余馆驿人去楼空,还经历了黑衣刺客半路凶险刺杀、险些全军覆没的“荔枝大运送”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那鲜红欲滴的红荔枝,到了琳琅满目、奇珍异果罗列的贵妃娘娘面前,根本就是一个非常渺小、特别普通、毫不起眼的存在!
电影值得一提的是,"连小说里的'格眼法'都还原了"——所谓格眼法,就是李善德用表格计算运输路线和保鲜时间的"古代大数据",镜头通过挂图推演的方式,直观呈现,精确地演示了荔枝变色的时间节点。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白客演的商人苏谅从原著里的老胡商改成热血青年,两个人都有被长子挑战、无法破局的“千年老二”压抑感,想证明自己、想实现自己、想挑战人生的渴望,"这样一来,他帮李善德才更有逻辑”——不然,谁家老外会为个中国小吏拼命?但年轻人想证明自己的动机,促使他们惺惺相惜,患难与共。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能伤害的,只有信任自己的人,对自己有期待的人,真心实意帮助过自己的人。好在大傻子老李虽然对抗坎坷命运,面对右相杨国忠(刘德华饰演)与鱼内侍互相倾轧、明争暗斗、中饱私囊、不顾黎民百姓死活的不耻行为,勇敢地“掀桌”。最后落得虽然小命得保,却被发配岭南的下场。
影片用短短140分钟,展现了官场生态、人情世故、人性明暗,还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在心酸泪下的瞬间,在愤懑无奈的同时,从其中某个角色、某个时刻、某个角度也看见当下的自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善德在现实世界中,谨小慎微求生存、死里逃生求发展、从被同僚打压排挤,到腰挂右相金牌、一夜间房贷全免、出入一呼百应、行走前呼后拥,真得有勇气与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右相正面硬刚,分庭抗争么?作为基层小吏,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历经长安岭南,从官场的夹着尾巴做人,家里的悍妻扇脸,再到被刮目相看、大唐荔枝使红人,这份成就来得太突然,这个变化太迅猛,这个转换太戏剧。
一个底层小人物,如履薄冰、死里逃生、历经考验、半年白头,身后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人,终于实现了人生开挂,真的有勇气“掀桌子”么?
我认为,这一点是影片最大的漏洞与败笔。
然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贵妃却并没有吃一口荔枝。圣人一句话,从长安到岭南,从人到马,从荔枝园到破碎的沿途驿站,劳民伤财、葬送多少活生生的人命,牺牲多少家庭的平静幸福,改变多少人的命运轨道,多么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