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在撤退回国的途中,路过彭城时,派人去告诉彭城守军说:“我们的粮食吃完了,暂且回去,等到你们麦子成熟的季节,我们会再来的。”
麦子成熟的时候,江夏王刘义恭想把小麦全部割光,把所有的人都转移到城堡里。
参军王孝孙劝阻说:“胡虏绝不会再来,我们是可以保全自己的。如果他们真的又回来了,这一提议也是不能实行的。因为我们的百姓都被关在城内,忍饥挨饿已经很久了,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他们完全可以在城外挖些野菜摘些野果来充饥。一旦再让他们迁到城堡里,那么,他们马上就会饿死。百姓知道自己会被饿死,又怎么会服从我们的安排呢?倘若胡虏一定要前来进犯,我们等他们来了再割麦子也不晚。”
在座的人都沉默地坐着,没有人敢说话。片刻后,长史张畅说:“王孝孙说的这些,实在也有道理。”典签董元嗣站在武陵王刘骏的身边,他也劝说道:“王参军的意见很正确。”别驾王子夏连忙说:“这一见解,果然不错。”
张畅举起手版对刘骏说:“我打算让王孝孙弹劾王子夏。”
刘骏吃惊地问:“王子夏出什么事了?”
张畅说:“收割麦子,让老百姓转移到城堡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决策,一个地方的安危都与此有关。王子夏身为一个州的最高官员,从未发表过意见,等到听董元嗣这么一说,才立刻露出了笑容表示赞同,这种阿谀奉承之人,怎么能够为您做事!”
王子夏、董元嗣听了张畅的话,都深为惭愧,刘义恭的计划于是也取消了。
萧斌和王玄谟都因为被打了败仗而后退,因此被免去职务,宋文帝问沈庆之:“萧斌打算斩了王玄谟,你却阻止他,这是为什么?”
沈庆之回答说:“大将们纷纷后退逃走,没有谁不害怕受到惩处。假如有一个人自己回来了却要被处死,那么,其余将领们肯定会四处逃亡不再回来了,因此,我阻止了萧斌这样做。”
多年前,东晋的雍州刺史鲁宗之投奔北魏,他的儿子鲁轨做了北魏的荆州刺史,负责镇守长社。他经常想回到南方的家乡,只是由于当年在战场中曾经杀了刘康祖和徐湛之的父亲,所以一直不敢回去。
鲁轨去世后,他的儿子鲁爽继承了父亲的官爵职位。鲁爽从小就有武略才能,他和弟弟鲁秀都深受拓跋焘的宠爱。可是不久,他们兄弟二人都犯了罪,拓跋焘盘问责备他们,鲁爽和鲁秀害怕被诛杀,更加思乡心切。
因此,当他们两人跟着拓跋焘从瓜步返回,路过湖陆时,二人向拓跋焘请求说:“奴才与南方有深仇大恨,每次大军南下,我们都害怕这种灾祸会殃及我们的祖坟,因此,我们请求把祖先的棺木,移送到平城安葬。”拓跋焘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鲁爽到达长社后,杀了几百名北魏戍守的士卒,率领自己的军队以及愿意跟着自己的一千多家部众投奔了汝南。夏季,鲁爽派鲁秀前往寿阳,送信到刘宋平南王刘铄那里,请求投降。
宋文帝听说后,十分高兴,立刻任命鲁爽为司州刺史,镇守义阳,鲁秀为颍川太守,其余的弟弟、侄子等等也一并被封官授爵,给予他们的赏赐格外厚重。
盛怒之下的拓跋焘命人捣毁了鲁爽家族的坟墓,徐湛之认为朝廷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打算,所以才对鲁氏兄弟特别嘉奖优待,自己也不敢计较什么个人的恩怨,只是请求辞官回乡隐居,文帝没有批准。
北魏太子拓跋晃主持国家事务,十分相信自己左右近侍,他自己私下里经营农田,收取利润。
高允劝告他说:“天地因为不存私心,所以能承载万物。帝王因为没有私心,所以能够容养百姓。如今殿下您是一国的储君,是万民景仰的人,却自己私下经营个人的田地,养鸡养狗,甚至派人到集市上去摆摊贩卖,与市井小民争夺小利,以致于诽谤您的话到处流传。国家,是殿下您的国家,您富裕得拥有四海,要什么会没有?何必与贩夫走卒去争夺这尺寸大小的微利呢!过去,虢国快要灭亡的时候,神灵将土地赐给了它;东汉灵帝私自设立钱庄,都招来了被颠覆的灾祸。像这样的前车之鉴,是很令人可怕的。周武王宠信周公旦、召公爽,齐公姜子牙和毕公姬高这四位贵人,才得以统一天下。而殷商纣王由于宠信飞廉、恶来这种奸人,所以导致了国破家亡。如今,太子宫内的俊杰之士有很多,但近来侍奉在您左右的人,恐怕并不是当朝的合适人选。我盼望殿下您排除奸邪谗佞的小人,多同忠厚善良的忠良之士亲近。将您所占有的田地庄园,分别赏给下边的贫苦百姓;将您做生意卖的东西,即时收起来或者尽早分给百姓。如果这样做,那么,良好的声誉将会一天天增多起来,诽谤的议论也就能够消除了。”拓跋晃没有接受高允的劝谏。
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中常侍宗爱却是个性格阴险暴躁的人,有很多违法行为,因此,拓跋晃很讨厌他。拓跋晃的亲信仇尼道盛、任平城都掌握不少权力,他们都与宗爱关系不睦。
宗爱害怕自己会被仇尼道盛等人检举揭发,于是编谗言向拓跋焘控告二人有罪,拓跋焘非常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等人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东宫内的官员们很多都被牵连进去,也都被斩首。
没多久,太子拓跋晃就在忧虑和恐惧中生病去世,时年二十四岁,史称“正平事变”。拓跋焘后来慢慢知道太子并没有犯法,因此感到非常后悔。太子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浚四岁,聪明伶俐,拓跋焘非常喜爱他,常常把他带在身边。
太子拓跋晃去世,高允久久未能觐见,后来拓跋焘召见他,高允伏在阶梯上抽泣,悲不能止。拓跋焘流着眼泪,命令高允退出。左右官员不知道原因,纷纷议论,拓跋焘对他们说:“当年崔浩被杀时,高允也应该被处死,是东宫太子苦谏,才免于一死。今天没有了东宫,高允看见朕因而很悲伤啊。”
拓跋焘一直在思念、哀痛太子拓跋晃,中常侍宗爱害怕自己因此被杀,干脆刺死了他。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薛提等人,没有对外宣布死讯。和疋认为皇孙拓跋浚年纪尚小,所以,想立年龄稍大的君主。
于是,他们征召秦王拓跋翰入宫,把他安置在一个秘密房间里。但薛提却认为拓跋浚是嫡亲皇孙,不应该被废黜,他们反复争论很久也没有决定下来。
宗爱得到了消息,自认为他已经得罪了太子,而且平时一向就讨厌秦王拓跋翰,只跟南安王拓跋余关系密切,于是,他就把拓跋余秘密迎来,从中宫小门进入后宫。然后,他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见兰延等人。
兰延等人认为宗爱不过是一个宦官而已,地位一向很低,所以根本没有怀疑,全都随宗爱进宫了。他们没想到,宗爱已经派了三十个宦官手持武器在宫中埋伏起来,兰延等人一进宫,就被这些伏兵一个个抓起来杀了。他们又在永巷把秦王拓跋翰杀掉,然后拥护南安王拓跋余登基。
拓跋余登基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承平,将赫连皇后尊立为皇太后,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册封他为冯翊王,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