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韩同志,
今天跟大家分享《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的第一章“议题思考”
01
上一讲中,我们提到过一个错误的“常识”,就是
一般人看到问题,很容易首先就想“赶快找到答案”。
但真正应该做的是先判断问题,也就是,解决问题前,先查明问题。
所谓“议题思考”,也就是 “查明问题”
那么如何“查明问题”呢?可以通过以下两步流程:
1、先搞清楚“我们要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然后再从“为此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开始思考。
这个就是“查明问题”的标准流程,我们以后遇到问题,按标准流程思考,就会把错误降到最低。
韩同志解读部分:
还记得我上周分享的那个“于丹的案例”吗?
当时书城想邀请于丹做活动,但于丹拒绝了,表面看,问题是——
“如何邀请到于丹?”
那么我们按照上面提到的“流程”来思考,步骤应该是怎样的呢——
1、 先搞清我们要的结果是什么?
很明显,我们要的结果是“维护好书城的关系,至少不能搞僵。”
2、 为此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
我们先要弄清楚书城邀请于丹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如果保证效果相同,有没有替换的方案?
这样一分析,思路就清晰了很多,最后我们用周国平代替了于丹,沟通很成功,活动很成功,结果大家都满意。
但是,请注意,
“我们要的结果是什么?”这是流程的第一步,但也是最难确定的,因为我们常常会把一些“错误结果”当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自己在工作中,用的是一个叫“穷尽法则”,来判断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结果。我是这样做的——
1、 我先列出最容易想到的结果
2、 然后问自己,这个结果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3、 然后再问自己,这个结果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
不断反复,直到再无法推到出新的结果,已经穷尽了。
还是拿于丹那个例子,举例——
1、 最容易想到的结果,就是邀请到于丹,
2、 邀请到于丹的结果,是书城的活动就能顺利举办,
3、 书城活动顺利举办的结果,是书城老板很高兴,
4、 书城老板很高兴的结果,是书城以后会更加卖力推广我们的书,
5、 书城卖力推广我们的书的结果,是我们的客情关系得到了维护。
所以,“邀请到于丹”并不是我们最终要的结果,
“和书城维护好关系”才是我们最终要的结果。
大家不要觉得,这样好像很啰嗦,其实不是的,我们只有把一个东西,无限的进行细化、拆分,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你才能成为高手。
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为什么画鸡蛋一个这么简单的事,老师要让达芬奇重复成千上万遍?就是因为一副再复杂的画,都是可以分解成一个个极其简单的步骤,如果把每一个简单的步骤都做到极致,最后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副名画。
相信每个人在学校都有这样的经验,所谓的难题,无非就是解答的步骤,比简单的题目要多几步,其实一个所谓的难题,就是几个简单的题目组合在一起。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一个武功高手可以打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人,为什么?因为他能看到对手出招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那十几二十几个人,看似一窝蜂的冲过来,其实在高手眼里,都是慢动作,他只需要一个一个的破解就可以了。因为高手把每一个动作都练到了极致。
02
我们知道了“解决问题之前,先查明问题”,是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流程。
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了“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
那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为此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
作者为此提出了2个重点要素,
第一,是“具体假说法则”——针对问题,找答案。
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先要定一个立场,然后才能提出假说。
比如我们想要的结果是,“XX市场规模现在究竟如何?”
这是一个单纯的提问,你就很难去思考怎么找寻答案。
但如果建立“XX市场规模是否正在缩小?”这一假说,
这样就有了一个找到答案的明确目标。
所以,当问题来了之后,先把它变成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
再去解答,就会让分析结果明确化。
通过建立假说的方式,让要找出答案的议题明确化,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无谓的工作,提高生产力。(大家还记得生产力的定义吗?不记得的话,可以翻翻第一讲的笔记)
韩同志解读部分:
单位里经常有实习生,我们在分配实习生任务时,常常会这样说——
“你针对这个产品,做一个市场调查”。
这样分配工作,对于没有完全没有经验的实习生,是不对的。
因为实习生可能根本就不清楚你究竟让他调查的是什么?要调查到什么程度?
如果,你这样说的话——
“你调查一下近三年,传记类图书的销售是否大幅下滑?”
“你调查一些近三年内,销售最好的是什么类型的传记?这种类型传记的销售是否一直在飙升?我们有这种类型吗?我们的销售情况是什么样?”
根据这个“假说”去交代工作,被交代的人自己也非常明确知道该调查什么内容,到什么程度。
回到书中,
接下来,作者又给出了第二个要素:
第二,凡事都转化为“描述性文字”
文字是最好的思考表达的工具。所以,作者提出,一旦确定了议题的“假说”后,一定要把这个“假说”形成描述性文字,这样,被传达者才便于理解。
作者也给出了“用描述性文字”表达的重点:
1、不要用“为什么”的句型,多用“哪里?”“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样的巨型。
比如不要问,
“为什么这本书的销量会下滑呢?”
而应该问,
“这本书的销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滑的呢?”
“如何做,才能不让这本书的销量下滑呢?”
“为什么”的句型中,没有“假说”,所以对究竟想要弄清楚的问题,并不明确。
但是换成“这本书的销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滑的呢?”就不一样了
它的假说是,之前没有下滑,后来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开始下滑,那么找出这个时间节点,就成了我们要弄清楚的事情。
3、加入比较句型
用对比的句子表达,想要找出什么问题的答案,就变得更明确了。
作者提出的这个观点,我个人是很受启发,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去尝试一下。
比如,需要查明“某某是A还是B”的议题,
与其用“某某是B”的句型,不如用“某某并不是A,而是B”的句型。
再比如,假设某个关于新产品发展方向的议题,与其说“该加强的是实用性”,不如使用“该加强的不是产品的设计元素,而是产品是实用性”。
这种通过对比的表达方式,会让听者对问题更加清晰。
03
前面我们谈的是,如何“查明议题”的方式方法
那么根据这个方法,我们找到了,我们认为需要查明的“议题”,
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判断一下,
它究竟是不是一个好“议题”。
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将要继续对“议题”调整,
作者提出了,成为好议题的三个要素
1、要素一:属于本质性的选项
什么是本质性的选项?
就是“往左还是往右?”这种非黑即白的结论,
一旦找出答案,就会对之后的讨论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1)检讨商品A不畅销的原因是
“A不具备产品优势”还是“A虽然具有产品优势,但销售方法不好”
2)某便利店在检讨“整体营业额下降”的原因是
“店铺数量减少”还是“每一家的营业额下降”
2、要素二:含有深入假说
好议题的第二要素,就是“含有深入的假说”。下面固定程序将有助于让假说更为深入。
1)推翻常识
要加深假说的成都,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列出人们普遍相信的事项,从中找找有没有可以推翻的部分。”
韩同志解读部分:
我们单位是做图书销售的,而我们的一套重磅产品就是“世界名著系列”。
这套书的体量是非常大的,而且“世界名著”大多数都已经过了版权期,所以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可以出这些书,
那么这个市场的竞争就异常激烈。
最后形成了一个竞争现象——
变成以销售量为竞争指标,谁的销售量大,谁的市场占有率就高,市场占有率高,就有了话语权。
从表面看,市场占有率越高,就越能赚钱。
但是,可能在为了打击竞争对手采取一些营销手段后,对于维护成本、物流成本、生产成本,这些都在大幅增加,也许最后你是胜出了,但是你的利润非常低,甚至还有可能亏损。
所以,我们需要调查的议题应该是——
是否会出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利润却越低。而不是盲目的通过“销售量”去竞争。
这就是一个反常识的例子。
3、要素三:可以找到答案
就像很多人抨击现在的教育制度一样,可能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你根本就无法改变什么,无法改变的事情,就不是一个好议题,甚至不是一个议题。
作者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那些无法马上解决的问题上,而忽略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我们面对的问题有成千上万,但是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也许是1%的占比
04
最后,对今天讲的,做一个总结。
1、“查明问题”的两步流程:
1)先搞清楚“我们要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然后再从“为此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开始思考。
2、用“穷尽法则”找到“我们要的最终结果”
3、通过结果,反推出“为此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
有两个要素:
第一,是“具体假说法则”——针对问题,找答案。
第二,凡事都转化为“描述性文字”
1、好议题的三要素
1)具有本质性的选项
2)具有深入假说
3)可以找到答案
今天讲的内容,大家听起来,可能会觉得非常繁琐,非常麻烦,甚至有些弯弯绕,我读这一章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但是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做的比别人好,做的比绝大多数人好,肯定是很麻烦的,要不然每个人不都可以做到了,那怎么还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呢?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最好感谢大家抽出宝贵时间,来听我分享。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多探讨,共同成长。
上期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