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问卷调查了。针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王老师设计了三个问卷调查题:
1.这篇文章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2.你是怎么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3.读完全文,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需要提出来?请列出一到三个你最想解决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分别指向学生阅读的原初印象、阅读疑难和对特殊句子的理解。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在直觉层面上写生对文中所表现的异域风情是能够感知的;但是,学生对文本主旨的前理解已经被道德化了。并且,有超过2/3的学生对德国人爱花这一奇特风情的理解存在一定障碍,学生还不太习惯从文化和习俗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现象。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了学生在学习特定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这就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并最终确定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依据。
这次基础上,王老师提出这堂课的核心目标是:体悟真诚、素朴的语言表达。在真诚、素朴的语言表达当中,感悟德国人爱花之真切这一奇特风情——这就是教学要抵达的目的地。
为了实现核心目标,还要设计条件目标:
1.品读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这些词语是精心选择的,都是描写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的重点词语、关键词语。
2.品读一组含有“都”的句子。对连续六个“都”字进行咀嚼,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受什么是文化、习俗。
3.解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关键句。
总之把握教学起点,要首先明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确定他们在学习时会碰到哪些困难和障碍,然后设定目标,并把目标分解成几个条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