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订阅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加上刚看时没认真,当作一般微信公众号看了,到后面才认真起来,导致了我落后很久,到现在还没有追上最新进度,不过没关系,认真看、认真想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而且现在除了周六公布获奖名单外,其他的文章都有做到留言。
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写留言,之前一直在做笔记,做笔记的过程中直接写感想的,后来,做笔记有些浪费时间,就不做了,改为直接留言、思考,然后看到很多人说不知道怎么留言,没什么可写的,我便总结下自己的留言方法,给需要的朋友提供一种方法:
方法一:总结、归纳
对的,就是像学语文的时候,总结、归纳文章主旨大意一样,将今天的文章总结一下,都说了哪几点。
或许你会觉得这不是抄原文吗?
我之前看别人的留言,看到很多人将文章重要的点拎出来,觉得这跟做笔记有什么区别?
可是,当我实在想不出感想,不知道怎么留言,也试着去总结的时候,发现自己实际上记得的并不多,基本上要重新再浏览一下文章(因为得到留言的时候是单独的页面,看不到文章,想不起来了,还得重新翻文章)。
自己读完,总结自己记得的点,忘了就再看一遍再写,直到写出来重点,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能让自己多看一遍,一举两得。
方法二:问问题
边读边问,读一段就问自己,这里老师说了什么?是什么意思?老师是倾向于什么的?比如,有一个类比,然后先不看正面的,先问自己,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啥?老师是同意这个例子的某人还是在讽刺?是批判还是赞同?
就这样,一段一段往下读,不断问自己问题,读懂一段再往下进行,慢慢地,就会发现,其实文章中有很多“看起来没什么,仔细想才发现原来是这个意思……”。这时候,将你的感想写出来,不就是很好的留言吗?
方法三:回答问题
这个方法主要是适用于两个情况:
每周第一遍文章都有问题,花时间仔细想这些问题,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
每周的问答环节,看到问题后,先试着自己回答,再看老师的回答,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想法的。
方法四:联系
其实只要不断地想,总会联系到自己的,自己的生活、工作、各种关系,自己之前做某事的想法,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联系他人,想想看自己的同事,朋友,比如说我现在看到‘世界是有生命’这一章,这几天,我就一直在观察自己的世界,自己周围的人,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自己工作上的想法等等,然后再用文章中的观点,‘你周围人对你的反应,其实是你在他们身上的投影’,其实这句话我还不是特别理解,因为我其实是不太知道周围人对我的反应的,所以就几天就有留意观察别人与我的互动,他们可否有不耐烦?可否有欲言又止?我说了什么后对方会这样的反应,与我的预期相差很大,我是不是对他们就有这样的看法,我为什么会觉得他们应该这样这样。。。
联系,一定要学会联系,所有的道理最终都是落到生活中及个人底层的观念中去,才有用,所以,别只是看看,然后‘哦’,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其实,等你写留言了,你就会发现,有些时候,本来真的是没什么感想可写,只是想简单地总结一下,结果突然想到什么,然后一下子写了好多好多,所以,开始写吧,写起来,就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