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文字名满全球。
他的“蓝调”令万千人神迷忧伤。
文字是他的符号,“跑者蓝调”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他第一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故事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
村上春树一生有两大爱好,其一是写小说,代表作包括《且听风吟》《挪威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其二是跑步,从1982年至今已经持续跑了35年,大大小小的马拉松也参加20多次。
关于跑步村上春树还写过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里村上春树一改一贯温婉曲折的文风,转而是诚恳和干脆的描述自己跑步哲学,这在其他其他的作品当中是非常难见的。
1.
因为爱所以爱
29岁之前的村上春树看起来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经营自己的酒吧,为了生存、为了还债,和大多数一样拼命的努力着。如果人生不出不出意外的话,他会这样一直下去,以后他可能不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作家,而是一位富足的商人。
可是人生就是那么奇怪,总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可以改变你的生活痕迹。
那是1978年4月1日下午,在神宫球场外的观众席上,村上春树一个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看着棒球赛。当棒球赛中的一个球员迅速跑过一垒,轻而易举的到达二垒,而他则是决心写篇小说试试。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这样描叙那一刻:
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晴朗的天空,刚刚恢复绿色草坪的触感,以及棒球发出的悦耳的声音。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的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的接住了它。
我并没有野心要当一个小说家。我只是一心一意想写一篇小说甚至连个具体的构思都没有,却觉得“现在,我大概能写出点像样的东西来。”
有些东西永远在一直等着你,比如爱情、事业、运动,等到你真正觉醒的那一天,它便来到了你身边,从那之后村上春树便开始了写作之路。而其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就获得了日本群像奖,之后陆陆续续又写了《1973年的弹子球》等一系列的作品!
1981年,32岁的村上春树转让酒吧,正式开始职业小说生涯。张爱玲说过:“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村上春树和写作的缘分就开始在这里。
2.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1982年,同样是秋天,32岁的村上春树开始跑步。之后开始参加人生第一个马拉松,参加人生第一一次超级马拉松100公里,其马拉松最好成绩为3小时27分钟,这个习惯一直陪伴着村上春树到现在,已经35年了。曾经的村上春树是一个大烟鬼,靠着跑步他也戒掉了吸烟。
跑步对于村上春树来说是一种哲学,一种可以释放自己灵魂的哲学。当你奔跑在马路上,逐渐迈开你的双腿,从那时起你像一只自由的鸟儿,时而高飞时而俯冲,蓝天白云任你翱翔。
村上春树即是一个跑步者也是诺贝尔的陪跑者。
2006年年初,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获得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之后,每年成为热门候选,但年年与诺奖无缘,堪称“最悲壮的入围者”。 而村上本人曾表示“最重要的是读者,获不获奖是次要的。”
这些年来,陪伴着村上春树的一直是从未改变的跑步,陪着他起起伏伏。同样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说道:
普通的跑步者中,许多人都事先先定好自己的个人目标,比如这一次我要在多少多少时间内跑完全程,然后再去参加挑战赛。假如能在这个时间内跑完全程,就算达成了目标;如果未能跑出预想的成绩,就是未能实现目标。即使没能在预想的时间内跑完全程,只要有了也已尽力的满足感,或是为了下一次奠定基础。
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写作。小说家这个职业,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
跑步的哲学一直贯穿村上春树始终,陪伴着他,这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写作陪他走过了夏威夷考爱岛、东京、马萨诸塞州、北海道;跑步陪他走过了、夏威夷考爱岛、东京、马萨诸塞州、北海道。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生命花开
生命就像一朵花,从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然后慢慢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最终直至凋零,而村上春树毫无疑问是绽放最精彩的哪一位之一,可以称之为以为大器晚成的小说家。
在日本有很多像村上春树一样的人,30岁之前似乎能看穿整个人生,而30岁之后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一生缔造了两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一生信奉持续付出不属于任何人的努力的信条;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最早是学习拳击的,后来转行做了建筑设计师……
所以说,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跑,终点就在远方,每天做的就是不停超越昨天的自己!
我是马尔代夫的驴,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