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曾经跟我一起进银行如今已经在那工作了5年的前同事跟我说,年后拿完年终奖就跟行长提辞职。
“实在是干不下去了,每天上班都很闹心,一分钟都不想在这待了!”
“一早上就跟暗访斗智斗勇,真是心力交瘁!”
“出去随便找个行政工作干着都行,真不想在这天天操碎了心。”
每天我都能收到她这样的微信信息,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满满的负能量,似乎上班的心情已经比上坟沉重多了。
我特别能理解她这样的心情,和我当初在银行的时候心情一模一样,每天上班都生不如死,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如果说用一句话可以形容想要立马辞职的原因,大概就是那句“钱少事多离家远,位地权轻责任重吧。”
在两年前,我可能毫不犹豫的劝她,赶紧辞职吧,趁着年轻,可选择的空间还很多,这种没什么前途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的工作多耗着一天就是浪费一天的生命。
可是现在,在我经历了这种颠沛流离的职场生涯后,是否辞职我不会再给她选择了,我只是给了她一些建议,希望所有目前经历同样境遇的人也能够听完建议之后,再做决定。
1、经济寒冬,并不是危言耸听
今年的新闻,听到的最多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负面消息。从P2P暴雷很多公司倒闭开始,到二级市场一片惨淡,紧接着一级市场资本寒冬,曾经“3点半社群”的币圈,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之后人人如今谈币色变。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雷军当时的这句话还犹在耳畔。
而如今,共享单车大战后,ofo小黄车真的“黄了”,上万人押金退不回,供应商货款收不来;商界说相声最好的老罗被资金链逼急的情形下,也不想再去谈情怀了,不管他做出来的这个集拼多多、趣头条、微信于一体的聊天宝的目的是什么,总之缺钱肯定是他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了。
而大厂,也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裁员的消息不断的传出来,你能说的上名字的互联网公司,知乎,美团,京东,新浪,对外都在美其名曰“人员结构优化”。
打开脉脉,可以说是哀鸿遍野。
凛冬已至,这个冬天似乎比以往很多个冬天都要冷。而这个冬天会持续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
寒冬时节,普通的职场人士还需按兵不动,尽量抱团取暖少折腾。
若手中有饭碗,则高筑墙,广屯粮,待春暖花开再缓称王。
2、裸辞?没问题,想清楚你想做什么
我听过很多人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想辞职,可是辞职之前却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单纯觉得这个工作不好做,随便找个工作都比这个强。
没有想好自己想做什么的人,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这个工作同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又会面临迷茫的情况。
职业瓶颈期有很多的原因,如果只是因为领导傻缺,工作太累,公司福利太少,周围同事相处不来这些原因而离职,那找到一份以上什么缺陷都没有的工作太难了,完全是靠运气了。
老板雇佣的人都是来为他干活的,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存在,就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纷争在里面,明着的,暗着的,这是人性使然。
因为那些原因而贸然离职的人,下一份工作很有可能还是面临这样的问题。
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想做什么。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之后,所有的外在不利环境都没办法去影响你了。
因为你知道,你在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要从这家公司获得什么。如果你想要的是经验,那么福利及不重要。如果你是因为兴趣使然,那么加班多对你来说就更不重要。如果你是因为这家公司挣得多,那人际关系对你来说也不重要了。
3、审视一下你能做什么
辞职之前,考虑自己接下来做什么工作,无非就是两个方向,继续在本行业或者,转行。
想继续在本行业做?那么你以往的经验是否可以作为你敲开另一家公司的大门呢?公司雇佣你为了能创造价值的,不要再想着像刚毕业一样抱着来学习的态度来的,尤其是对已经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就算你想不要工资的来干活,企业都不要你。企业可不想冒着违反劳动法的风险去培养一样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人,那为啥不直接培养刚毕业的大学生呢?可塑性还强。
想转行?没问题,任何年龄段转行都没有问题,只要你能接受转行穷三年的规律就可以,怕就怕转行只是一个口号,自己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
之前有个朋友,也是和我一起进银行的,现在已经是一名准注册会计师了。当初她在银行的时候,感觉那个工作有点蹉跎人生,自己的技能没有任何的长进,她很恐惧,相仿设法的去摆脱那种状态。
3年前,她报名了注会考试,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后来,还是从银行走了,全身心在家准备考试。考了一年,过了3科。后来找了一家公司做财务,依旧没有放弃准备注会考试。
去年,我看她朋友圈晒了一张成绩单,6科全过了,今年不出意外地话考综合之后,就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了,前途不能说是无量,但是肯定是比她在银行好太多了。
而更多人的情况是,想转行,又犹犹豫豫患得患失,不知道转了结果会怎样,在踌躇中,日子又一如既往的过了一天又一天。
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就老老实实在原来的工作上做着吧。
天底下哪有不付出就能看到结果的事?哪有不做就有人告诉你成败的事?
就算有,也轮不到你。
而且,转行本身也意味着你要放弃学的专业或者在原来行业积累的经验,一切从零开始。这就意味着,你一定要让用人单位相信,凭什么你是可以胜任这个工作的。
HR是给公司招一个上来就能干活的,就能当劳动力使唤的人,不是企业情怀的代表,你说你对这个行业热爱就能给你一个糊口的工作的。
热爱?热爱在哪里了你至少也要让人家相信啊。
写个行业报告,做个公司研究和分析都行,至少证明你确实下功夫去研究了。
怕就怕在,本身就没有经验,又不去努力研究想要进的公司和行业,而是拿着自己的简历到处乱投像等着天上掉馅饼一样砸到自己身上,砸到哪家是哪家。
残酷的现实是,遇到好领导好公司的概率真是太小了,在你没有能力做选择而是被选择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只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
4、为什么现在的95后就能说辞职就辞职?
前几天,跟一个96年的小孩要了个他曾经实习的公司的一个人的联系方式,顺便寒暄了一会,了解了解他现在的情况。
聊完之后发现,现在的95后小孩,不得了。
这个96年的小孩,2020年才毕业,现在就是到处在跑实习。在北京这个城市,他的学校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只是一个二本而已,而且,他连个四级都没过,还有一科等着回去重修补考。
听到这,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个小孩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又不务正业,将来肯定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但是,他实习的公司前前后后有13家,我叫的上名字的,就有创新工场,雪球,现在在腾讯工作。
他说,每家公司就待个三四个月,然后BAT都去打个卡,再然后就去财经公司,想去某某某基金公司市场部工作。
对于一个四级都没过的二本生,凭什么那么多大厂都要他?
这个小孩,在大学期间,就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划和目的,自己将来做什么该怎么做,哪些对他有好处,他都一步步的去实现。
以为对财经感兴趣,大学期间,利用几千块钱,炒股挣了十几万,出了两本股票相关的书。跟他聊起港股、美股、A股的,头头是道,没办法和专业的投资经理相提并论,但是聊起来丝毫不怯场。
靠着自己的能力,大厂的简历关轻松的就过了。
跟这个小孩聊完之后,我明白了,95后为什么一言不合就辞职了,因为人家不仅年轻啊,真的是有实力的啊!
而且,目标很清晰,明确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有目标,有计划。对自身的认知也很强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能力也有实力
反观现在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人,还在迷茫和行尸走肉的过着一天有一天。
没办法,人若不自救,没人会救你的。
以上的所有建议,如果你是一个技术大牛或者自带行业资源的人,可完全忽略不计,这样的人,不管是否经济寒冬和你都没有任何的关系,走哪都是很抢手的。
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非常时期,还是冷静对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