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家五公里左右有一家某好超市,我虽算不上什么常客,但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总觉得这种规模比较大的超市是靠谱一点的。
昨日小弟和表弟回来,因此兴致勃勃的拿着购物卡去买两个小子点的菜。
进门以后人很多,昨天还是元宵佳节,因此上下两层的某好显得有些拥挤,推着购物车能够看到的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是晃动的人流。
耳边的各种促销,声音虽然很嘈杂但是大家似乎乐在其中挑挑选选。
男生买东西向来干脆。我直奔目的地。抄起袋子就开始装,然后让工作人员帮忙打票。
要挑选的东西有点多,所以显得有些着急,但是某好很多地方都有醒目的条码。
终于我看到了一个比较刺眼的数字——鲈鱼——又又又涨价了!!!
依稀记得在去年腊月二十八以前某好的鲈鱼标价和多宝鱼一样,都是差不多20元一斤,但是隔了两天腊月二十八以后再去后鲈鱼的价格标码不见了,出于谨慎去买了点巴沙鱼块,冻的硬邦邦的,一个鱼块估计一多半是冰疙瘩,但是胜在实惠,母亲也喜欢清蒸的味道,也不过9元一斤而已。
去了海鲜称重的地方排队,眼睛一扫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价格标签,鲈鱼已经变成了22.98元一斤,多宝鱼直接飙到39元,心里震惊有点不小,好家伙,这个年过的年夜饭不敢留鱼头鱼尾了!
权衡利弊忍忍好了,或许会降。
事实证明我真的很天真。
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在某好转了两个多小时,心里想着五六百年夜饭的预算,但是最后发现我很多东西不敢买,腊月二十七过了一夜之后很多东西都翻了个身,特别是肉食类,标着土猪肉的商品后面的价格接近了五十元,看的让我很刺眼。
我想我只是个工薪阶层,忍忍好了。
然后我发现我不得不把整个某好忍下来,除非你去别地儿。
看着不停的靠水雾保持新鲜却依旧感觉蔫蔫的蔬菜我觉得我还是去菜市场更来的放心。
某好的变化,蔬菜的专柜已经减少了一半了。
元宵佳节,万家灯火,我再次走进某好,直奔鱼块,一句国骂有点忍不住,鱼块从8.98涨到了13.98,鲈鱼已经无限逼近26,多宝鱼已经超过了42,我一瞬间有点泄气,虽然我不是经常吃,我也不是经常来,但是在一个平均工资不到五千的二线末尾的省会城市我觉得这么涨价真的是吓到了很多人。
春节和元宵对于国人来说是很重大的节日,辛苦一年也精打细算了整年的父母总会在这个时候尽可能的去满足孩子的憧憬,为年迈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为满满的一年小小的犒劳下自己。
但是民以食为天。有时候真的觉得我们快吃不起了啊!
可是你并没有地方去申诉,而某好也不会考虑那些价格,因为不管再怎么样肯定会有人买,就像鲈鱼多宝鱼涨价之后反而更加的供不应求,经常是好几个人排队等着的样子。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好多节假日渐渐的没有味道了,真的是因为这个社会太快我们不得不忙了不得不更忙了么?
工资的涨幅永远是最后最少的,闻风而动的资本家会把涨多少的问题决定好然后贴出来告诉我们,选择的权利似乎一直都是在叫嚣和纸面之上。
我们很少能够有公平对话的机会,虽然有很多机构和平台来维护我们的权益,但是我们一直追求的都是怎么让损失最小,怎么妥协才可以尽可能的止损,被迫两个字几乎贯穿了几乎所有的场合!
我想某些机制是缺失的,两年内因为特殊的国际形势的原因大部分人过的很拮据,很多企业公司都在诉说自己有多难,工资的涨幅却无从谈起,但是各种物品的价格特别日常用品各种过年常备的东西却在节节攀高,到最后你会发现买单的还是我们,反正某好是绝对不可能亏。
世界似乎听不全我们的声音!
而我们又回到了纠结恩格尔系数的窘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