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牛津年度词汇评选出的年度词汇是brain rot(n.脑腐化)。brain rot指一个人精神或智力状态的恶化或退化,特指由于过度浏览那些无聊或低质量的内容(尤指现在的网络内容)而出现的状态。
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愈发广泛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过多浏览网络内容,从而使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拥有嗜好,不再对任何东西感到热情和兴趣。过去人们在主业之外,可以有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不是为了钱为了物质而去从事某项活动,那是一种业余爱好。可是现在这种业余正在消失,支撑这种业余的热情、兴趣乃至好奇心,在互联网时代也已经成为稀有,正在逐步沦丧,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该对什么感兴趣。
这是最近梁文道先生在一次活动中谈到的“业余的消失”。
今天手机依赖,短视频成瘾,算法陷阱,消耗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热情兴趣,这业余的消失,消失的是人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境界和品味。
或者说业余的东西,恰恰是代表了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没有了这些,人的生活是不是变得枯燥干瘪、单调乏味?
况且,人类历史上好多伟大的成就正是因为一些人不务正业,在业余靠着自己的兴趣、热爱才做出来的。
我们的生活需要适度的空间和时间,留给自己,留给自由,留给兴趣爱好,留给想象和好奇。
沉溺网络,业余消失,长此以往,人类进入脑腐化(brain rot)时代,何其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