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收到家长提问,感谢她的信任,愿意跟我分享育儿的困惑。也让我这两年在工作之余,不间断的自学和整理有了小小用武之地。借此机会分享出来,也帮助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存在相似困惑的家长。
老师,我家孩子快2岁了,最近总爱扔东西,我们让他捡起来,他不捡,反而上去踩几脚!是叛逆期提前来了吗?
1.空间敏感期一般在1岁半前后出现,这时候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来发展空间感知能力,比如把小石子投进瓶子里,有洞洞的地方总爱用手去抠一抠,掏一掏,把桌上的东西扒拉到地上,反复多次,乐此不疲。这个时候他喜欢爬高上低,用身体探索丈量空间。
所以爱扔东西,也是空间敏感期到来“正常表现”。
2.空间敏感期的各种表现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可是给代养的家人“添麻烦”。遇到孩子扔东西——提醒他不捡的行为,要怎么做才能既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又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呢。
我分享了一个故事给妈妈,注意我说的是“故事”,而不是做法。
之前在绘本馆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故事会结束后孩子们一哄而散,有个小姑娘很开心,把手里的毛绒玩具“玉米”随手丢到地上。我观察过几回她有这个习惯——东西扔掉从来不捡,要么就是家人帮忙收拾,要么就是不了了之的离开。那一次我又看到了,就想当下改变下她的行为。
我知道她的性子,说,要求,肯定是不管用的,父母在我又不能吼。
我说:“讲完故事,大家都走了,豌豆射手感觉有点孤单呢,谁来陪它玩呢”
小姑娘说:“我陪她玩,我没走呢”
我说:“好呀!不过光你自己还不够,我还想跟躺在地上的玉米一起玩,你愿意帮我拿过来吗?”
小姑娘很愉快地把“玉米”玩偶捡起来教给我。整个过程特别愉快!
我把这次尝试叫做“游戏力”的活学活用版。刚刚强调过,分享的是故事,而不是方法。育儿的方法千万种,不同情况,不同孩子,应对的招式不一样。
2岁左右的孩子到了第一叛逆期。说教如果不管用,不妨试一试“游戏”。
具体的育儿方法是“术”,而千变万化的游戏力是“道”。慢慢摸索出和孩子共处的游戏力,在化解冲突时,才能以道御术,“无招胜有招”。
3.再来拆解上面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不捡玩具,越说越不捡,反而上去踩几脚?”
为什么我问“你愿意把玉米玩偶捡起来,陪我一起玩吗?”孩子却一反常态答应配合了呢?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在发展和证明自己的力量。一种是破化式的力量,比如案例中提到的前者;一种是积极正面的力量,比如案例中提到的后者。
越说越不捡,孩子在对抗的过程中就是在证明自己的力量。你的脸色越难看,孩子心里越开心——我能激怒你,显示了自己的力量,看你怎么办。这样发展的结果要么是孩子跑开,家长代替捡玩具(没有学会自我负责);要么是家长恼了,抓起孩子暴揍一顿,证明谁的力量大(陷入权力之争)。
那怎样把成长的责任重新交还到孩子身上,让他把“破坏的力量”转化成“正向积极”的力量呢,并且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呢——邀请孩子合作。
如何邀请孩子合作呢?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做法,真的需要为人父母有耐心,有智慧来面对孩子成长中他不那么“可爱”的一面。
看完上面的案例,你有什么启发吗?或者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勾搭,一起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