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金钱博弈》[+10%]

沪深300年内上涨6.5%,本人组合上涨10%。

~~~~~~~~~~~~

简单记录一些感想:

1.作者单建伟,经历非常传奇,从一个在内蒙戈壁放羊烧砖的青年,在10多年的时间里,通过个人奋斗,赴美留学,成为美国高校的教授,然后辞去教职,成为投行、私募操盘手,令人惊叹。作者的另一本个人自传性质的书《走出戈壁》,纳入阅读清单;据说还获得了美国前联储主席现财长耶伦的推荐,因为耶伦曾是作者的导师。

2.作者的人生经历,让我想到长者的名言,大意是"个人的成功,当然要感谢自己的努力,但更多地还是应当归结于历史的进程。"没有大时代的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80年代的蜜月期),我想作者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逆袭至此。

3.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新桥任职期间,主导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故事,从入局、艰难地谈判,到最终拿下控股权,然后改造后溢价卖出,前后持续大概6年多。正式签约后持有5年,年化收益大概近30%,是一笔成功的投资。作者作为亲历者的故事,写得非常生动,现场感极强。

4.此收购事件,其实与时代大背景也分不开。若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不会被迫出售国内第一大银行。新桥作为一个美国的民间资本,若无背后美国的强大实力,也不可能有机会拿下该银行。书中提到,谈判屡次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美国的国家实力在隐隐地发挥着作用。比如美国大使馆的主动关注,克林顿与金大中会面之前韩国官员的担心(担心总统会问到第一银行的出售进程),韩国正府急欲借银行出售来树立金融改革的国际形象,这些水面下的暗流,才是真正推动收购前进的力量。正如有读者评论,韩国正府实际上没有办法拒绝新桥,因为拒绝了新桥,它还是会落到英美控制的其他资本手里,其他资本开出的条件只会比新桥更差。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正府事实上没有选择权。

5.虽然有上述的大时代背景,但新桥的收购,还是非常专业的,作者的个人努力与坚持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技术角度看,对于了解私募股权基金的并购运作,也不失为一本极好的教材。

6.作者后来又参与了深发展(现在的平安银行)的收购,并写了另一本书《金钱机器》(Money Machine),本书尚无中译本,淘宝下单了一本原文,不知道是否盗版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