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我回了趟老家,以适龄未婚女青年的身份。
不只是七大姑八大姨,家里的长辈似乎都对结婚这个话题颇感兴趣,并且十分上心。家庭聚会就像在婚介所的面谈,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关于结婚,父母总是会比自己更着急。我妈开始催促:“你还不抓紧点啊,年纪再大点就不好找了。”在发现我毫无紧迫感后,又苦口婆心地劝说,“我和你爸都老了,就盼着你快点定下来。不要那么挑剔了,找个人好的就行了。”我爸虽不怎么吭声,但总会在沙发不停地抽烟。家里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却又无可奈何。
近几年我也越发频繁地在朋友圈刷到有关结婚的动态。每每看见这些消息,恐慌便会不自觉地在心里蔓延。那种感觉就像考试时看着大家陆续交卷而自己仍在答题。
我想让父母放心,也想减少自己的不安,于是也尝试着去相亲,但都以不了了之告终。我能明显感受到父母的失落。我看着他们眼里的希望一次次点燃又一次次熄灭,莫名觉得抱歉。
身边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结婚的理由大多是父母满意,自己也觉得凑活,而不是因为互相喜欢,因为两个人在一起成了习惯而水到渠成地开始考虑婚姻。
这样的理由很奇怪,相伴一生的两个人不是通过爱连接,而仅仅是因为合适。但又似乎这个理由最合情理,婚姻好像就是这样,在各种利弊权衡下,爱情显得渺小又卑微。
前一段时间我接到了高中好友A的电话,她说她要结婚了,相亲认识的,对方条件不错。我说恭喜啊,她却叹了口气,只说年龄到了,爸妈一直催,只好结婚了。她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很想安慰她,但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
结婚越来越像适婚年龄段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如果你没做到,很容易被当成家长口中的“反例”,所以很多人到最后都没有等到想要的爱情,迫于各方的压力结了婚。
这样的婚姻,了却了双方父母的心愿,看起来温馨又和谐,但你真的愿意吗?
Papi酱在综艺《我家那闺女》中谈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位列第一的是自己。因为在漫漫人生旅行里,自我陪伴的时间最长,自己才是旅途中最长久的同行者。
诚然,在结婚问题里,我们最应该倾听的也是自己的声音。
结婚,不是取悦讨好父母的一场仪式,也不是逃避问题的临时抱团,而是能让自己心甘情愿说我愿意的一次选择。
02
正因为这样,盲目跟随大流选择结婚,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做法才不理智。若只是为了跟上别人的节奏,匆忙开始一段婚姻,那么到最后获得幸福的概率也并不大。
结婚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婚后的各种问题并不会比单身时候少。二十五岁没解决的问题,三十岁的时候仍旧存在,时间并不会帮你解决问题,成长需要自己来完成。
此外,很多人不愿意结婚是认为没有等到对的人。未知的等待注定煎熬。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热情逐渐消耗,以致最终仍是放弃等待,选择向生活妥协。
而努力能够减少等待过程产生的绝大部分恐慌。如果体型不好看,你可以去减肥塑形;如果知识储备不够,你可以多读一些书丰富内在;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你可以从兴趣爱好中培养,烘焙、摄影、茶道、绘画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你说你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该往哪些方面努力,那么或许你可以去努力赚钱。多一些实际行动,忧虑就会少一些。
但倘若你一面宣称自己追求爱情和自由不接受催婚,一面却在浑浑噩噩度日,年龄日渐增长而毫无进步,最后仍是心不甘情不愿或更委屈地迈入婚姻殿堂,这才最可笑。
茨威格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生命中我们拥有的一切都与我们个人的价值相等,我们渴望得到的也必须通过等价交换。想要的生活要通过努力去换取,同理,一段心甘情愿的婚姻也是。
我始终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世界上总会有另一个人与你相配。努力的意义在于有一天可以配得上更加优秀的人,哪怕是对从前的你来说遥不可及的人。
在你做好准备的时候,相信幸福也将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