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历史的印记
很早就知道宁夏作家张贤亮见了一个西部影城,很多电影电视剧在这里拍摄取景,有很多的明星、导演到过这里,在这里时而远古,时而唐宋,时而明清,历史在这里得到复制和点评。
知道张贤亮是看了谢晋导演的《牧马人》以后,同时这部影片也让人们记住了朱时茂,记住了丛珊扮演的那个清秀纯洁的川妹子李秀芝。影片通过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质美,以严峻、深沉的笔触展示了主人公多桀的命运,在那个扭曲的时代,通过人们艰辛的生活挖掘出心灵之美,通过普通人的生活经历迸射出真与善的光辉。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写,将伤痕与甜蜜,痛苦与欢乐等蕴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画面展示给观众,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思想内涵与鲜明、生动的个性相统一,“笑中含泪”的特点,让人们在酸甜苦辣之中去深思和回味。至今我还记得看电影《牧马人》的情景,也就是从那时我开始关注张贤亮,随着他作品的不断问世,直到他宣布“文化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在镇北堡建立影城。
由张贤亮题写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巨石迎门而立,按照导游路线左转进入清城。在这不大的城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房屋、酒墅,也有在土墙茅草顶房屋中扎眼的朱门小楼,风情街上仿佛听到小商贩的吆喝声,似乎闻到了刚出锅的包子的香味,浓浓的高粱酒的味道仍你垂涎欲滴,在这里有逼真的满汉全席,在这里有激起食欲的地方小吃,黑色的陶碗还有未干的高粱酒,红烧牛肉,肥硕的烧鸡,在桌子上摆放着等待你的品尝,只有当你走近你才发现这些都是道具逼真的程度以假乱真。
在许灵均的新房里我们仿佛有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淳朴的秀芝。大队部的喇叭依然播放着高亢激昂的那个时代的流行曲。用土堆起的主席台上被批斗的反革命分子依然低头站在主席台的一角,高大的尖角帽子,打着红色“×”的名字,痛苦的表情让人们回到那个揪心的年代。几个好奇的青年人身着绿色军装,带着红色袖章,高喊着似懂非懂的“打倒反革命×××”的口号,嬉笑着用枪或者红缨枪对着那个痛苦站立的“反革命分子”摆着姿势。站在我身后的一名老者叹息一声,摇着头离开了大队部的大院。历史场景的复制不知道能否让这些年轻的后生们明白什么?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许他们无暇顾及那段历史。他们不想知道、不想了解、更不想明白。在他们的意识中那段只不过是走远的历史,是一段与他们不相干的时段,而他们面临的是富裕或者半富裕家庭给他们带来的学习、就业、生存的考验,或许他们只是努力地学习,学习那些与日后生存可能无关的专业,或许他们有好父母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个好听风光的职位,轻松的出人头地,然而在出人头地的途径上越来越难了,仅靠自己的打拼成才的知识凤毛麟角了。而灵与肉、道德与生存已成为人们内心苦苦挣扎探索的问题,现今还能有几个仍能够想许灵均那样面对丰厚的家产继承不动心,既然决然地回到伴他度过痛苦挣扎黑夜的黄土地。
《红高粱》也曾经在这里开机,红火的画面,清纯的面孔,高亢的民乐,无垠的高粱地,火辣辣的故事,让这部电影走上了国际舞台,奠定了张艺谋著名导演的位置,成就了国际巨星巩俐。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电影里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形体语言,每一个画面都是对生活的而高度提炼,在不露痕迹中敲打着你的心灵,与你的心灵碰撞,你会情不自禁的跟随剧情走进主人公的世界,你会随着主人公的悲情而泪流满面,也会随着主人公的滑稽幽默而放声大笑。渐渐地你发现剧中的人物就在你的身边,像邻家的大哥小妹,像街坊中的大妈阿姨。一部好的作品不会随着影片的结束而停止你的精神神游,它会时常扣动你的心弦,展开你无限地遐想与主人公或剧中的人物交流对话。一部好的作品总有那么几幅画面,几句刻骨铭心的台词时常出现在你的眼前,从你的口中说出,渐渐的成为经典,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理由,这就是艺术品从普通走向特殊,有从特殊走向经典,以至于在不同的场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这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又走回生活,或许这就是艺术成为经典的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