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担心、焦虑、瞎想、开心、郁闷、失眠等负面情绪,可使病员躯体的敏感性增强,产生口腔、咽喉、食管、胃肠等部位难以解释的不适症状,常合并有咽异物感、反流性食管炎等。
中医讲: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脏腑,所以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犹如观察机体内部疾患的“镜子”。故不明原因的舌痛症发生,其实是人体内部不平衡在舌体上的表现。
灼口综合征患者常情志不畅,气机失调,血脉瘀阻,不通则痛,或素体阴虚,思考过度,暗耗阴血,阴虛火旺,虚火上类,粘膜失养而见口腔粘膜灼热疼痛。临床常以舒肝解郁清心宁神为基本治法,消灼上清汤为调畅气机的代表方剂,主治由于肝气郁结,气机失调,不能布达四肢的四逆证,现广泛应用于多种杂病,尤以情志性疾病为多。消灼.上清汤方中柴胡与白芍配伍,白芍酸收,敛肝和营,使阴血归经。柴胡辛散,舒肝解郁,调畅气机, 使用气升发。两药合用一散- -收,酸肝之中兼敛肝,升阳之中兼敛阴,补肝体而和肝用,刚柔相济;柴胡、积壳,一升一降,升清降浊,解郁开结,柴胡、甘冀同用,和中解郁,枳壳配白芍,一气一血,调气行血,芍药与甘草配伍,甘草甘缓性平,有补脾胃和逆气之功,白芍酸敏苦泄、性寒阴柔养血敛阴、泻肝、柔肝,两药合用,酸甘化阴,补血生津,涡养经脉,缓急止痛;酸枣仁归心、肝经,养心阴、益肝血,宁心安神,生地、麦冬滋阴清热,丹参养血活血,英肉滋补肝肾,太子参养阴生津。
现代药理证实,柴胡解热镇痛作用明显,有平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白芍具有镇静作用,药总营对免疫功他有双向调节作用,酸枣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镇静、催眠、安定、抗惊、镇痛、降温,丹参他改曾微循环,抑菌消炎。
消灼.上清汤诸药合用,共奏舒肝解郁、宁心安神、滋阴清热、洫止痛之效,切中病机,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研究表明:消灼上清汤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不同类型的患者治疗时选择的药物也不同,并且因为每个类型的患者病情轻重也不同,药物剂量多少也不等。因此用药治疗时,患者-定要先经过医生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