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电视剧看有游戏玩儿就行”,被一道难题困住的我这么想着,扔掉手中的书,打开iPad。在我眼里,iPad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不管有什么烦心事,打开iPad就都烟消云散。但是,自从我读完《宇宙最后一本书》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隐藏在iPad中的危险,感悟到书籍与爱的力量。
一场大地震后,人类文明被毁灭,劫后余生的人们分化为两大群体:一类是基因得到改良的普鲁人,他们生活在美丽如画的伊甸,那里宛如天堂,一切都完美快乐;另一类是大多数的普通人,他们生活在如地狱般的废墟上,挣扎在痛苦中。这些普通人最后自暴自弃,用大脑探针麻醉自我,只要插上它,就会感觉生活在美好的伊甸。
就这样,世界不再有书,人们不再阅读、写作,不再思考。
主人公——普通男孩“憨头”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是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但对探针天生过敏,为求生被迫当了小偷。在一次偷盗中,他遇见了老爷爷“莱特”——废墟中仅存的一位作家。在人人只相信探针,而不需要文字和读书的环境下,莱特却始终坚信文字可以唤起人们对美好世界的记忆,最终使人类走出困境。
憨头很爱自己的妹妹豆豆,得知豆豆身患重病,便不顾一切冒着生命危险,送豆豆去伊甸治病。途中,他受到莱特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书籍和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还结识了两个朋友——一位完美的普鲁女孩“拉雅娜”和一个只会说“巧克力”的孩子。他们一路相伴,共闯难关,救活了豆豆。
大脑探针最终被伊甸人彻底销毁,废墟的普通人丧失了精神寄托,但他们仍旧没有反省过来。当憨头和莱特重返废墟时,这些暴民愤怒地要杀莱特,因为他们误认为是莱特毁灭了大脑探针,在莱特的生命尽头,他告诉憨头:“你才是宇宙最后一本书,接下来的篇章由你来书写。”
合上书,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天哪!故事中的大脑探针,不就是我最喜欢的iPad嘛!这些电子游戏的确很吸引人,让你沉迷其中废寝忘食,但终究是大脑探针提供的虚假世界呀!正如文中所说:“这毁灭性的发明就好比慢性毒药,使人忘记了过去,也看不到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带给人类越来越多的快乐和惊喜,唯有爱和思想是无法给予的。设想,一家人都自顾埋头于电子产品,缺乏沟通交流,会越来越冷漠,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每当我遇到困难烦恼,就逃避在电游的世界中,而不是勇敢面对、积极攻克,那么我也永远无法成长,强大起来。
莱特,是唯一一个对书还保持着兴趣的人,是他让憨头明白了文字和书籍的力量。他也让我懂得了,文字和书籍记载了人类独特的体验、发生过的故事、产生过的思考,文字和书在不断传播着爱和文明。我喜欢阅读,但不太喜欢写作,总觉得写作太麻烦辛苦,可书里的一段话让我产生了当作家的欲望:你的书说的是你一生的故事,只有当你生命结束时,它才跟着结束,可是它又不会真的结束,因为人们读到它记得它,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你是永生的。”是啊,用笔记录下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会一直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有意思啊!
我也喜欢书中的“拉雅娜”,她是基因改良后完美的普鲁人,未来伊甸的领袖。但是她有一颗包容的心,她不自傲自狂,从未鄙视普通人,就像她说的:“距离再远,我们都是朋友。”文章结尾她发送信息给憨头“……未来属于我们。”我想她是在告诉憨头,希望他们能共同努力,让人类都能放下对彼此的偏见,友好和平,联起手共同重建家园。
但愿宇宙中永远不会有最后一本书。荒凉废墟不怕,只要还有书、心中还有爱,就能在废墟中重生!我对自己说:不要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虚度光阴,用读书充实内心,用文字记录思考,用双手打造未来,明天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