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状病毒爆发,以中国武汉为源头,席卷全球。这次病毒致死性不高,但传播性极强。主要传播途径是“亲密关系的间接接触”的传播方式(亲密关系之间共处一室,触碰相同公共物品之后再摸到了自己的眼耳口鼻处黏膜造成的传播)。
理论上,人口密集程度越高,“间接接触”的概率越大。但从全球监控数据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反常识现象:日本北海道,比东京这样超级人口城市有更多的感染者,我国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沿海大城市,比武汉孝感,郑州等地疫情等级轻的多。
当然大城市的医疗隔离条件比小城市先进不可否认。而如果从更初期来看,当病毒还没引起人类警觉的时候,它为什么没有在超级大城市中产生大规模扩散?反而首先选择在小城人群里扎根?
这中间出现了怎样的认知偏差?
“亲密关系”是传播的另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常识只考虑了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的“间接接触”概率,忽略了对“心理距离”中“亲密关系”行为模式的分析。
哪种人群更容易产生“亲密关系”?是小城市,而不是大城市。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这个物种高度群居,集结成社会。人类对信息有着本能的饥渴,信息代表着安全感。
辉格在《沐猿而冠》一书中也有所陈述:“人类对信息非常饥渴,一旦信息匮乏就会失去安全感,会想尽办法搜罗信息。身处荒凉地区的居民都非常好客,总是希望客人能讲述任何有关外部世界的事情,所以当来源受限时,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接受任何能得到的信息”。
《桃花源记》里这样描述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村民很好客;夏威夷、斐济这样海中的岛国很好客,美国西部人比美国东部人好客,中国山区比平原好客,小城市、农村比大城市好客——一切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利,导致的信息不通畅的地方,人们都相对更加热情好客。
“热情好客”的“客”,其实“好”的是“信息”啊,是社会人对“信息”的无限渴求。
反观今天,“信息”恰好是大城市不缺的。身处大城市的我们,从早晨一睁眼就得处理各种信息:早高峰堵塞信息,工作单位复杂关系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猎头信息,孩子补习班信息,养生信息,女人护肤信息,男人爱车信息…..这么多之后还有各种商超打折、地产广告信息,线下商家吃喝玩乐信息,线上博主学习提升、知识付费信息……
信息太热情,我们快“好”不动了。
凡事物极必反,信息量越大,有效信息越少。我们本能的会拒绝计划外的“信息”了,除非这种信息非常刺激且有趣。
“拒绝信息”的表现形式,就是像世俗批判的那样“大城市人情淡漠”:我们懒得和对门邻居打招呼,我们不想和同事下了班还一起去喝酒假装是朋友,我们讨厌在家里办Party请很多亲戚朋友来热闹,甚至我们想躲着儿时的伙伴、同学甚至家乡的亲戚来到我们的城市,说着只是要和我们叙叙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那个还需要坐着马车周游列国,信息极度不畅的时代,才有的喜悦。为什么“喜悦”?因为但凡有朋从远方来,一定是带着特别重要的“信息”,或者一路的趣闻。那时候舟车劳顿,没事儿谁出门?有人能带来外面世界的难得信息,谁不乐呢?
我们东方泱泱大国就是“好客”,好“传统”,几千年的传统就这么延续着,可这传统已从利己的“喜悦”,变成了精神的绑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绑架了多少大城市里寡淡的友情。
信息焦虑的我们,在大城市里试图用“淡漠”去生产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却不被世俗宽容。
近几年一个很流行的词“社交恐惧症”,为什么年轻人大概率都承认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呢?我们宁愿在身上安一个表示病态的词,去逃避“传统”的枷锁。
我有病,你离我远点。
传统时常对现代人性造成误解,甚至伤害。
如果你暂时把自己归类为“社交恐惧症”人群的一份子。不妨去仔细排查下,你“恐惧”的是什么?
医学和西方神经病理学定义的“社交恐惧症”,(英文缩写SAD),不排除遗传因素。另外也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双重参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的飙升,以及“反复焦虑后调试失常带来的行为阻碍退化”都有可能造成“社交恐惧症”。这类人惧怕与人交流,无法与人“共情”,在社会交往中,表现的很难融入。他们喜欢独处,在大城市,人多密集的环境,会表现的非常不适。
但别听到心理疾病,就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我们当下的社会其实对“社交恐惧症”人群的宽容度很高。因为线上互联网的存在,他们在一个个虚拟的小圈子里活的如鱼得水。如果他们恰好从事了一份类似“写作”或者“自由程序员”的工作,那他的生活基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反而被996们羡慕。
但这种病理性的“社交恐惧症”一定不是我们绝大多数年轻人嘴巴里念叨的那种“社交恐惧症”。有人因为不喜欢突如其来的电话炸弹,就说自己是“社交恐惧症”;有人因为朋友约饭,而自己总是想拒绝,就认为自己也是“社交恐惧症”;还有的年轻人,仅仅因为一到春节就头疼,讨厌过年回家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就给自己贴了个“社交恐惧症”的标签......
我们“恐”的东西看起来都不是大事儿,但它们有一个特别强烈的共性——我们害怕“无效信息”。
对年轻人来说,一年回一次的老家,小城市里的家长里短,七大姑八大姨砸过来的包袱,是无效信息;朋友找我们吃饭,我们开始是赴约的,但每次都听一些雷同的八卦和微博里都能搜得到的琐碎新闻,是无效信息,三次以后耐心耗尽,我们就不想赴约了;为什么恐电话呢?电话里需要我们立马去应对“信息”,比如答不答应对方的邀约。如果没有回神考虑一下的余地,很可能作出的决定让人整晚都后悔。每一次电话响起,就是逼我们做一次“有效信息”的快速判断。
我们我们每天用尽全力在被动接受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来辅助我们的工作生活,这绝不是件轻松的事。
把我们“恐惧”的事情分析到底,还真不是我们出了问题,是“信息”出了问题!不是我们真有“社交恐惧症”,而是“信息”在消耗我们!我们理应对消耗我们的事情说“不”!
如果你下次又感觉到了“恐惧”,你就应该把这事情彻底想透彻,为什么“恐惧”。一旦发现是它真的在“消耗”你,不要被“有朋自远方啦,不亦乐乎”暗中绑架,果断叫停。在家看场电影获得的“有效信息”都比去做那件让你“恐惧”的事情来的多。你一定会更开心。
写到这里,换个角度:面对大城市这么多“社交恐惧症”患者,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厌烦和“恐惧”的可人儿呢?
虽然大城市本身“人情淡漠”,但身处其中的每个人依然希望自己充满了魅力,“被人喜欢”的价值在大城市自然更稀缺。没人想做Loser,总一厢情愿想和朋友建立良好关系却屡屡碰壁,被一个“忙”字挡在“淡漠”之外。
一个讨巧的做法是:每次都准备好带着“有效信息”去和人相处,逐渐形成正反馈评价。让对方觉得每次和你在一起都有一些“有效”收获,而且这不是在家刷微博和抖音可以刷出来的。
你可以是这个社会里的任何一个身份角色:职场小精英,在你的领域不断深耕,你有很多经验大家都学,也踩过很多坑大家想避;吃喝达人,城市里哪里好吃哪里好玩你门清,你就是朋友的打卡红宝书;一个生活情感智者,当朋友和你坐定,随便聊聊两句日常,都会有些因为你的话才想通的地方…...
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到的状态。容易的事情永远不稀缺。
保持魅力的前提是“一直保持进步”,让自身永远处在“充电”状态。请不要在30岁以后就枯萎,这是最基本要求。
切记,任何人在没带“有效信息”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这是这个社会的新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