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国刚 |有钱的,没钱的,为何孩子入学都这么难?
最近,某某网CEO张小龙在微博上关于孩子入学问题的抱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上不了公立学校,申请私立学校,申请了两年才成功,临入学却又被告知需要有北京学籍……为了孩子入学的事,估计他没少折腾,结果孩子却还是上不了学,为此烦恼和生气都是可以理解的。他在微博中强调,他是一个纳税大户,四年个税400万,企业税8000万,都不是小数目。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有钱人,可是在户籍、学籍面前,不得不低下他那高贵的头。
一个有钱人尚且如此,没钱的人就更难了。记得两年前,我认识的一位在某某大学做保安的入城务工人员,由于没有户口,也没有购买杭州的房子,在为孩子上学的事情而发愁,向我大倒苦水。上个月,一位老乡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认识什么领导。他虽然在杭州买了经济适用房,但是不动产证没有办好,没有不动产证就不能落户,孩子上学就会成问题,为此特别着急,四处找人。三四年前,有个同事,是集体户口,但在另一个区租房、上班,想要孩子就近上幼儿园,结果也是各种困难,随后将户口迁出,挂靠在其他同事户下,才算勉强入了学。
可见,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是事业单位编制,还是农民工,如果没买房、没有当地户口,孩子入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一些困难。
为什么在加拿大不这样?在这里做访问学者的部分老师,是带着孩子出来的。一般只要带着儿童预防接种证、租房合同等就可以到当地教育局申请入学了。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就近予以安排。孩子上学不需要买房,这里也没有“户口”这一说法。
有人会说,加拿大地广人稀,好办事。那么,美国呢?美国人口不算少,他们对孩子入学同样没有那么多限制。据最近一位微博大V的帖子,在美国,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不管是游客、偷渡客、绿卡还是公民身份,只有出示写有你名字的账单地址,所在学区的公立学校就必须免费接收。私立学校,则只要有钱就行。
有人可能还会说,中国人更多,应该与印度比才行。印度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希望有知道的朋友予以补充。
(摄影:厉国刚)
好吧,那就不比了,在此只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入学那么难?
我觉得首先是理念问题,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虽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接班人,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教育部门的提前规划做得不到位,服务意识还很不够,儿童入学还缺乏人性化的措施。
二是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从全国来说,城乡不平衡,城市教育资源多,乡村教育投入少;地区不平衡,北京、上海等地教育资源更优,高考难度很低,中西部一些省市教育资源显得落后。从一个城市来看,分学区房和非学区房,前者对应的是优质名校,后者则是一般的学校。
讲起来,这几年人口出生率走低,教育资源不会那么紧张才是,但由于不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并由此引发教育不公问题。最近,在网络上,对于外国人可以免试上清华,大家有情绪;对于大量预算花在留学生身上,意见更大。这是一种对长期以来教育投入不足,以及教育不公现象的社会怨恨情绪。
三是房地产因素在其中起了作用。儿童入学与不动产证、户籍等捆绑在了一起之后,楼盘的销售就会更容易,房价就可以炒得更高。学校作为配套设施,如果引入优质名校,师资、设施各项条件都很好,所在楼盘就成了学区房,不仅不愁卖,而且可以高价卖。租售同权,虽然提出已有多年,但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还停留在概念上。
然而,在某些人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各方面都“厉害了”的时代。既然如此,教育部门想解决“入学难”这个不算大的问题应该还是有很多办法的,就看愿不愿意加以重视,并通过有力的行动,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真正落实了。
(厉国刚 博士、副教授,微观大道公众号原创出品153号)欢迎关注公众号:微观大道。这里是对社会与媒介热点、日常生活空间的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