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卿
在西藏的近半个月的时光中,总有人面对西藏的自然景观,毫不在乎,提及“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大意即为西藏风光不过如此。对此,不置可否,然而西藏的人文景观却是足够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来西藏旅行,无论是何人制定的旅行路线,布达拉宫是必去的一站。作为西藏政教合一的一种象征,只有到过它的底下,仰视过它雄伟的体魄,才能够体会到宗教、政治在藏民心中的高高在上。只有一步步,扛着高原反应,喘着粗气登上布达拉宫,俯瞰拉萨全城还有底下磕等身长头的信众,才感受到权力中心的威严。白宫簇拥着红宫,红宫覆盖着金顶,布达拉宫还将屹立在玛步日山上继续俯视着四周芸芸众生。
从布达拉宫遥望开来,不远处会见到一片金顶,便是大昭寺了。相比布达拉宫景区的游客众多,大昭寺作为礼佛的中心,有不少信众虔诚地双手合十,口中轻声念着经文。大昭寺里面,一尊释迦摩尼佛的十二岁等身金身坐像,让其在信众心中备受推崇。寺外更是有风尘仆仆,跪地朝拜的信众,也许是从各藏区不知多远处,一步一匍匐朝拜而来的。
相比前藏的热闹纷繁,后藏地区,就连地区中心城市——日喀则都多了几分平静,而日喀则城中的扎什伦布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举行坐床典礼的寺庙。与前面提到的大昭寺相比,有更多的僧人喇嘛在寺庙里活动,感受到宗教在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生机,更贴近于普通大众的生活,在寺中的多家大院中还隐隐约约能听到僧众辩经的声音。
西藏里,凡有名气的人文景点,必与宗教相关,其实,就算是普通到乡村民宅,其外装内饰也与宗教信仰相关。作为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可能无法深入真切地明白宗教信仰对这些藏区的人民意味着什么,可是看到沿路随处可见的五彩经幡、垒起的祈福用的石碓,石壁上绘制、刻下的六字真言,还有山上涂绘的供逝者升天的白色天梯,突然领会到一种寄托、一种祈福,不禁任随风飘扬的经幡抚摸手心,不禁也在石碓上放上一颗石子。
风景、人文,或许我会流连于西藏的风景,但我却更对西藏的人文印象深刻,毕竟,若去了人文,西藏就再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西藏了。西藏的风景让其闻名,而西藏的人文令其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