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叫王曲曲,舞勺之年,混迹于网吧,厮杀于游戏,日夜颠倒,不思进取,冷漠叛逆。
女孩叫韩由由,豆蔻年华,奔波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班长、父母眼中的乖乖女。
人们早已学会为物品贴标签以便于分辨事物,比如给装着白色沙状晶体的两个罐子分别贴上“糖”和“盐”的标签,自然就知道了哪个甜,哪个咸。如今,标签不仅被贴在物品上,也被贴在了人身上。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每个人都活在他人所贴的标签中,同时也在浑然不觉中兴致盎然地为他人贴标签。开头那两段想必是大家在初识《青涩日记》的两个主人公后为他们贴的最直观的标签。心理学认为,当人被贴上标签时,标签就会发挥定性导向的作用,人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就是”贴标签效应”。所以,贴标签时需谨慎啊。况且人是有生命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化,那就万万不可让标签凝固!反观那两条标签,直觉贴得不妥,关于曲曲的尽是负面用语,关于由由的虽然符合理想,但少了活力。两条标签下是两个迥异到可以互补的孩子,各自有各自难以向他人言说的忧伤和烦恼。
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那由由无疑是向光生长的向日葵。她成绩优异,家庭关系和谐,与同学相处融洽,以父母对她的欣慰为快乐。可是她却为了成全父亲的期望牺牲了所有的时间来学习,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甚至连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来制造美好回忆的资格也被剥夺。身为心理老师的母亲虽能够体谅由由沉重的学习压力,却无法撼动出于爱和保护的由由父亲的权威。相比较而言,曲曲有点像被父母遗弃在角落、背光生长的西瓜苗。他逼着自己过虚拟的、孤僻的生活,看似自由潇洒,实则是为了躲避破裂的家庭关系带来的不安全感。只有那本疯魔日记和那块手表知道他是多么渴望父爱,渴望一个完整的家庭。为了证明父爱的存在,他自欺欺人地做了很多“蠢事”,离家、闹事、伪装跳湖,只为引起父亲的关注,哪怕是一顿打也是甘之如饴。
心思细腻的由由借着一页疯魔日记窥见了曲曲孤僻的世界,明了父爱的缺失给无辜的曲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大骂他是不敢承认内心孤独,不敢表达对父母的爱意,一味以自己的任性冲动来伤害父母的胆小鬼。曲曲的心事被发现,反击由由只是个没有自由、没有主见的学习的机器。两人正面直击对方致命点的冲突过后,不再是互揭痛处的伤害,而是惺惺相惜般的相互陪伴。曲曲带着由由逃离全封闭的补习,带她打篮球,体验着学习之外的快乐……由由保护着曲曲疯魔世界的秘密,帮他找回有父亲宠爱的回忆的手表,在学习上帮助他,当曲曲数学考了第一却被人怀疑时毫不犹豫地表示她的信任,并在他误伤母亲后陪着他、鼓励他度过那黑暗的精神失常的时光。
阳光下,曲曲拉着由由逃避乞丐的追赶,在两旁绿树成荫下的大道上奔跑,柔美的光晕打照着青春的身影的画面十分唯美。这或许还算不得早恋,更像是与长辈有代沟后,难能可贵的同龄人在相互理解中产生的怦然心动,带着些许荷尔蒙的懵懂,却是再纯洁不过了!
由由的母亲说孩子是没有过错的,孩子的问题来源于父母。影片中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当孩子来到世上时,是一无所有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伴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会形成对父母的依恋。到了一定时期,父母成了孩子的榜样,是孩子性别意识、角色认知等的直接来源。所以原本和谐的家庭关系破碎时,大人们或许会获得解脱束缚的自由感,但给孩子造成的冲击力将是毁灭性的,“问题孩子”也随之出现。曲曲并不是个例,但那么多个“曲曲”不会有那么多个“由由”帮助,并不都能如影片中的曲曲那样幸运地解决了一个个危机,回归正轨。这就呼吁社会、家长、老师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特别是本可以健康成长的所谓的“问题孩子”,不要让自己的错误和大意毁了孩子的一生。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如何做到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助力作用是学校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频发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深思的话题。影片以曲曲和由由的成长作为主线,以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作背景,引发了观众对其中渗透的多元素的思考。欢乐闹腾的同学之间,各执己见的夫妻之间,青涩可爱的男女之间等发生的事情或令人捧腹大笑,或令人频频掉泪。曲曲认错了病床号,他的母亲还活着,这个意料之中的结局在曲曲所营造的悲伤情绪中来得突然,使观众明明泪水还在脸上往下流,笑容却已经在嘴边咧开。其实这个结局也是情理之中的,大家都不希望刚刚开始破冰的家庭、刚刚鼓起勇气迎接阳光的少年添上不可弥补的伤痕!而且《青涩日记》成功地给像曲曲和由由一样的青涩少男、少女们贴上了富有成长性、鼓舞性的标签,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