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我女儿突然说她不读书了......我怎么劝她都不听!”电话的一端,是一位母亲。她声音紧促,满含忧虑。事情来得这样突然,似乎让她不知所措。
刚接到这个电话,我首先是安抚了这位母亲的情绪。接着,我的思绪飘到了一周前......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名高三的女同学。她就读于重点高中平行班。今年,随着新高考改革帷幕的拉开,传统的理科组合更加多元化。这位女同学所就读的组合是物理、化学、地理组合。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半文半理的组合。这位女同学的成绩并不算好,平时只能考200来分。在班里,她算得上是遵纪守法、普普通通不易引人关注的女孩子。
一周前,母亲因老家亲戚遭遇丧事就回去帮忙。女儿就第一次在我这里请假,请假的理由是牙疼。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这个女孩子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之人,她答应我的一定会守承诺。
第二天一早,我便早早在教室等待,7点、8点、9点......一直到中午12点,我终于等到了女孩再次要求请假的电话。电话的一头似乎在抽噎,“老师,我牙好疼......今天......我去牙科医院,发现预约的医生不在,其他医生说他明天才来”。声音断断续续,我的心似乎也被纠了一下......“我明天上午就去买药,9点前一定来”
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深秋时节,天气愈发冷了。我继续接着电话,思考这前后发生的一切。
如果是其他女孩,我首先会联想到:是否在校同学关系不好,影响了她的心情;又或者是,孩子是否有难以言说的“苦衷”?可是这一切,似乎和这位女孩画不上等号。我轻轻挂掉电话,找来她的好友了解情况。
根据好友反映,这一周来孩子在学校还是很开心的,人际关系也相处得比较好。这就排除掉了刚才我的猜想发生的可能性。这件事未完待续,这位母亲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就需要将关注点转移到她女儿身上。那母亲需要做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三点建议:
第一步,好好沟通,弄清孩子拒绝上学的原因。
我想,没有哪一位家长遇到这样的事情不会着急。但是,着急只会让事情愈来愈糟。唯有好好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在这里,家长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法”和孩子进行沟通。
首先,母亲可以观察孩子的表情,然后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事实,用“事实+感受”这样的格式去表达。比如,“我看到你今天没有去上学,你好像很生气”。紧接着表达家长自己的需求,“妈妈想听听你真实的想法,你为什么不去上学?”最后,家长需要提出请求,“你可以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吗?”
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避免以下4种错误的方式:1、对孩子进行道德评判,“你这样做太不孝了!”2、和孩子进行比较,“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让人省心,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女儿?”3、回避责任,“我看,没有人逼你不读书,就是你的错!”4、强人所难,“你必须立刻给我上学”此时,有效的沟通就可以帮我们通往解决问题的路。
第二步:针对原因,对症下药。
1、孩子在校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母亲此时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好好倾听。好好倾听太重要了!因为它要求我们在此过程中不发表道德评论,而是采用关心、询问的方法弄清楚问题所在。母亲如果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帮女儿指点迷津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可以,可以将问题反馈给老师。
2、孩子因学习受挫产生了厌学情绪。
这个时候,母亲切忌对孩子贴标签,比如说孩子笨、孩子学习不努力;母亲也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说教。因为这样会让此时的亲子关系更紧张。孩子如果拒绝交流,母亲也要接纳孩子的选择,然后用关心的语气和孩子另行约定时间谈心。最后谈话的结果如果是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母亲可以先带孩子去体验一周的生活,比如让孩子去做一些端盘子、刷碗等服务型工作,让她明白生活的艰辛。然后再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心甘情愿地返校读书。
3、后续工作:家长合力,齐力断金!
问题解决到这里,是不是就结束了呢?其实不是的。要想这个问题根治,母亲还应该定时和学校老师交流,及时做好孩子进步的反馈。如果家长也收到了老师关于女儿进步的反馈的话,也应该及时表扬女儿,给予她信心和鼓励。这样坚持一个月,相信结果终会改善。
育儿问题千千万,一起探讨有答案。家长这个职业,永远没有退休的那一天。作为家长,面对孩子问题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态,然后去学习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应对困难。问题不可怕,只要有耐心,有方法,育儿问题终会被解决。今天的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