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雪漠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三辑
“损之又损”的目的地是什么?是“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因为损之又损才能与大道合一,所行无不合道,便是无为。
过去,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把那里当成我的目的地,然后选一个小房间建我的书房,做一些很好的书柜,把我最喜欢的、正在看的书都放进去。但过上一段时间,我就会被因缘推到另一个地方,于是我又在那里选一个房间做书房,做一些书柜,把最爱的书都放进去……
就这样,我有了好多个书房,每个办事处都有我的书房,在每一间书房里写作,我都觉得很好,很喜欢。而现在,任何地方都是我的书房,任何地方都很好,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不好的地方了。这就是我的变化——刚开始喜欢这儿,不喜欢那儿,喜欢这个群体,不喜欢那个群体,现在永远安住在自己的世界里,跟任何一个群体在一起都很好,都是那样,在任何地方也都很好,都是那样,包括见谁不见谁,谁来谁不来,做事不做事,我都那样。这就叫无为。
从有为到无为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损之又损”,把厌恶去掉,把贪爱去掉,把偏见去掉,把掩饰去掉,去到一无所去,只有一颗干干净净的真心,就达成了无为。
我在前面也说过,我们不用过于否定贪嗔痴,因为人性中就有贪嗔痴,它相当于人的原罪,每个人都有,没什么好回避的,只要能用好它,它就会变成让人升华的工具,而不是让人犯罪的背后推手。比如,我在前面举了一些例子,说了如何借助贪嗔痴让孩子配合父母的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孩子最初不懂事,你跟他们说道理他们也不会明白,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他们喜欢的东西来引导他们,让他们照你说的去做——孩子不愿写作业,你就用奖励来吸引他,带他去吃他喜欢的食物,或送给他很好的玩具,或直接发红包给他等等,都可以,只要能吸引他,让他做一些他原本不愿做的事情就可以。
动物天生怕火,驯兽员却可以把老虎训练得愿意去跳火圈,为什么你就不能把孩子训练到愿意做功课呢?孩子不听话一定跟大人的教育方式有关系,不要一味地埋怨孩子,埋怨得再多也没有用,反而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让他害怕跟你在一起。
不要觉得“利诱”不好,这要看你用它来做什么。如果你用它来害人,或是满足私欲,那么这么做就确实不好;如果你用它来救人,或是用它来导人向善,这样做就很好。所以,你可以认真研究一下蒋介石,蒋介石非常善于发现和利用别人的欲望,他之所以能把一个个军阀都收到门下,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投其所好,只要对方有喜欢的东西,他就肯定能把对方搞定。如果我们能学到这种智慧,用它来训练自己的孩子,孩子怎么会不听话呢?
当然,借助贪欲来达成目的是一种危险的方法,如果用得不好,就容易引火自焚。为什么?因为你可能会养成习惯,不知不觉地用它来实现私欲。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和智慧的前提,是必须安住于无执境界,用大道智慧来观照自己的行为,以免有贪欲产生,而自己却不知道。实现这个前提之后,就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个方法,把欲望化为道用。这也是老祖宗所说的“化烦恼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