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道茶原来不是招待客人的,而是......

去过大理的同学,应该都喝过三道茶吧。一苦二甜三回味,多少都能有点印象。


但是我敢说,大家喝得基本都不正宗。

为什么不正宗?你们在哪儿喝的?

不是洱海观光船上,就是喜洲严家大院,等等诸如此类的旅游景点。能正宗才怪。

一千多年前的南诏时期,白族就开始了喝茶的习惯。

据说啊,一开始,这三道茶是白族人接待女婿的。意外吧,去大理喝过三道茶的,都成大理的女婿了,哈哈哈。

到了明朝,三道茶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是白族待客的风俗。《徐霞客游记》中这样描述:“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

正宗的三道茶现在很难喝到了,原因是家里有火塘的很少了。


这第一道茶,是就着火塘,将茶叶放入茶罐中烘烤,等茶叶微焦并散发焦香时才冲入开水。冲水时有响声,所以这头道茶又叫“雷响茶”。由于茶水过浓,还要加入少许开水,才能递给客人享用。这是头道茶——苦茶。


二道茶,是将刚才沸腾的头道茶原汁,沏入已准备好核桃薄片仁和红糖的碗里,让茶水、红糖、核桃片充分混合后饮用。又叫“甜茶”或“唐茶”。


第三道茶则出人意料,主人会用半勺蜂蜜,加上几颗紫红色的花椒放入茶杯,然后沏入茶水,客人需边晃边喝,这就是俗称的“回味茶”。也有的地方用乳扇在火塘上烘烤,呆乳扇发泡并呈黄色后,揉碎放入茶碗,加红糖后沏入茶水。

大家自己想想,你喝过的三道茶,有这么复杂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