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跟忙碌的同事交流效率低问题,就思考过一篇:越忙越要思考的总结,并输出了一篇思考:你为什么这么忙。
今天又想到这个问题,是在早上跑步的时候,突然换了个视角看待这个问题:用勤奋和懒惰的视角。
之所以这么忙,这到底是勤奋呢还算是懒惰呢。从表象看,每天都忙的连口水都喝不上,这应该是很忙,废寝忘食嘛。如果这个世界只有这一个观察维度,站在这些朋友面前看,也许这就是勤奋的。
但是如果自己跑到二楼,俯看这一天忙碌的朋友们,把所有忙碌的点形成一个面,就会突然发现一个新的维度,那就是表象后面的抽象本质,这忙碌的背后却有一个低效的模型。
大量的人忙碌,并不是忙碌,而是效率太低,而效率太低的原因是:
因为自己太“懒惰”。
没错,是太懒惰。表面表现的勤奋,其实背后通常都有一颗懒惰的内心,俯瞰忙碌 的个体,发现的是:缺乏主动思考,构建效率模型的思考模式。
看忙碌的朋友,每天把注意力碎片的分散到大量的事情上,每个事情都在惯性重复操作,但却没有好好思考过如何提升效率,而是惯性的一次又一次的在重复。随着业务增多,自然就会越来越忙了。
换个视角来思考:一个人在工作中如果开启多赚模式,理解:工作=换钱+赚能力,这其中的赚能力就是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效率,这便是自己高估值的根基。
理解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开头讲的勤奋和懒惰的观察视角了,每天的忙碌,没有时间思考,也就无法形成接下来对于忙碌而形成的效率优化模型,就不算是开启了多赚模式,更不算是成长,每天进入的是惯性“打杂”模式。因为你的估值是不变的,更甚是倒退的,因为你的惯性已经入骨,正所谓用自己的勤奋掩盖自己思考的懒惰。
因此,真要让自己成长,让工作变的更加有序,就必须要给自己对事情的消化时间,思考并形成重复事情,重要事情,占用注意力时间多事情的效率模型。
事情做的不好,就不要总想着事情,而是要把眼睛抬高,放到模型上观察,如何优化模型把事情处理好。一旦模型对了,以后这类事情将会是非常高的效率,所谓的得心应手也许就是用在这里的吧。效率高了,自己因此还可以闲下来。
之前自己就分享:认知比财富更重要,这句话自己在思考中反复说,今天思考的勤奋和懒惰同样适用于这句话。
即便是对于财富而言也是如此,那些在表象非常忙碌但缺乏思考的朋友,如果真要给10个亿,也未必会让自己更轻松。因为他们对于花钱这件事也是在懒惰+惯性的思维中践行的,一个没有模型的使用资源或者处理资源的方法来说,同样是不可控的。
认识到思维模型的重要性,一定会比具象的财富更加重要,没有好的思维模型,再多的钱也是负担,用好的思维模型观察世界,就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处处是黄金。
查理.芒格,九十多岁了,看他的书,并不是因为他财富很多,比他财富多的人有的是,但是他的多元思维模型确实很强,通过几十年的思考,学习,认知,形成了大量的效率模型,从而使得查理芒格管理的财富有成千上万倍的收益。这也算是认知比财富重要的一个现实故事吧。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